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--种植机械论文

稻茬田免耕播种机播种技术及机具实验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2页
 1 免耕播种机的简述第9页
 2 国内外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研究概况第9-10页
   ·国外研究概况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研究概况第10页
 3 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-11页
 4 研究内容第11-12页
第二章 免耕播种机的结构设计第12-19页
 1 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·总体结构第12页
   ·工作原理第12页
   ·传动机构设计第12-13页
 2 排种器的设计计算第13-17页
   ·排种器总体方案确定第13-14页
   ·工作原理第14页
   ·窝眼轮轴的相关参数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同一圆周上窝眼的数量n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充种时间t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窝眼轮轴同一母线上型孔的几何位置的确定第16页
     ·型孔大小第16-17页
 3 地轮的结构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·总体方案的确定第17-18页
   ·工作特点第18页
 4 实验结果第18-19页
   ·主要技术参数第18页
   ·室内土槽实验结果第18-19页
第三章 免耕播种机播种理论分析第19-32页
 1 播种理论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·充种机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充种方式第19页
     ·充种过程的受力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充种极限速度第20-21页
   ·清种机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清种机理第21页
     ·清种过程中种子受力第21-22页
   ·护种投种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护种投种机理第22页
     ·护种过程中的种子受力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投种阶段种子受力分析第23页
   ·伤种的机理第23-24页
 2 排种器排种质量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·进种口尺寸第24页
   ·投种口尺寸第24-25页
   ·型孔数第25页
   ·地轮滑移率的影响第25-26页
 3 地轮的运动学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·地轮上各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方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刚性土壤上的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方程第26页
     ·塑性土壤中的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方程第26-28页
   ·刺孔的形成及工作面倾角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刺孔的形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驱动面倾角的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·结论第31-32页
第四章 播种实验及分析第32-39页
 1 种子物理特性实验第32-3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2页
   ·播种特性测定第32页
   ·物理机械特性测定第32-34页
 2 单因素实验第34-3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·播种均匀性测定第34页
   ·亩播量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·排种轮每转排量测定第35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35页
   ·实验分析第35页
 3 多因素实验第35-38页
   ·目的和意义第35-36页
   ·实验因素的确定第36页
   ·实验方案的确定第36页
   ·正交实验结果及级差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36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极差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·趋势图第37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第37-38页
 4 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的方差计算第38页
   ·方差计算结果分析第38-39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建议第39-41页
 1 结论第39-40页
   ·设计试制了适用于稻板茬田的免耕直播播种机第39页
   ·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播种机两个关键部件--排种器,地轮第39-4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40页
 2 讨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附录1第44-45页
附录2第45-46页
附录3第46-47页
附录4第47-48页
附录5第48-49页
附录6第49-50页
附录7第50-51页
附录8第51-52页
附录9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作者简介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
下一篇:GnRH受体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原位杂交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