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研究
| 1 引言 | 第1-13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 | 第7-9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| 第7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| 第7-9页 |
| ·结缕草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国内外结缕草种质资源 | 第9-10页 |
| ·形态学研究 | 第10页 |
| ·种子研究 | 第10页 |
| ·生态学研究 | 第10页 |
| ·抗逆性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12页 |
| ·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3页 |
| ·试验材料来源及野外采集的方法 | 第13页 |
| ·试验地概况 | 第13-14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4-23页 |
| ·生态特性与表型性状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AFLP指纹分析 | 第16-23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7页 |
| ·生态特性与表型性状变异 | 第23-27页 |
| ·群落组成 | 第23页 |
| ·土壤分析 | 第23页 |
| ·生态分布特点 | 第23-25页 |
| ·生态特性 | 第25页 |
| ·表型性状变异 | 第25-27页 |
| ·解剖学性状变异 | 第27-31页 |
| ·表皮 | 第28-29页 |
| ·叶肉层 | 第29-30页 |
| ·维管束 | 第30-31页 |
| ·AFLP标记 | 第31-37页 |
| ·指纹图谱与多态位点比率 | 第31-34页 |
| ·Nei指数估计的结缕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| 第34-36页 |
| ·种群遗传相似度、遗传距离分析 | 第36页 |
| ·聚类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4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5 讨论 | 第38-42页 |
| ·结缕草分布范围和生境类型 | 第38页 |
| ·结缕草种群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| 第38-39页 |
| ·结缕草解剖性状与遗传多样性 | 第39页 |
| ·AFLP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39-40页 |
| ·AFLP标记用于结缕草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可行性 | 第40页 |
| ·结缕草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致谢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| 附录 | 第48-5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