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6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沿革 | 第10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| 第10-11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11-14页 |
·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2页 |
·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页 |
·结构优化设计展望 | 第12-13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优化的层次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2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| 第16-21页 |
·结构概念设计的必要性 | 第16页 |
·结构总体概念设计 | 第16-20页 |
·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| 第16-17页 |
·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 | 第17-19页 |
·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 | 第19-20页 |
·建筑结构的简化计算 | 第20-21页 |
·结构安全度的人为控制 | 第20页 |
·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 | 第20-21页 |
3 框架-剪力墙结构分析和优化 | 第21-54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| 第21-26页 |
·基本假定和计算简图 | 第21-23页 |
·框-剪结构的协同工作的微分方程及其解 | 第23-26页 |
·最佳框-剪刚度特征值的探讨 | 第26-34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变形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弯矩竖向分布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、框架水平剪力竖向分布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中楼盖受力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框-剪结构最佳刚度特征值 | 第33-34页 |
·框-剪结构中剪力墙最佳数量的确定 | 第34-39页 |
·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原则 | 第34页 |
·确定剪力墙合理数量的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剪力墙的布置 | 第37-39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分析和优化算例 | 第39-54页 |
·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剪力墙数量的选择与布置 | 第40-43页 |
·确定框-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 | 第43-48页 |
·结构各楼层的刚度中心、质量中心和相邻层侧移刚度比值 | 第48-49页 |
·结构自振周期、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、地震剪力和地震倾覆弯矩 | 第49-51页 |
·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 | 第51页 |
·剪力墙与框架柱的弯矩、剪力分配 | 第51-53页 |
·各道剪力墙的剪力、弯矩分配 | 第53-54页 |
4 框架结构优化及构件最小造价设计 | 第54-71页 |
·框架结构优化的特点 | 第54页 |
·分部优化法 | 第54-55页 |
·构件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55-63页 |
·梁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55-59页 |
·柱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59-63页 |
·构件优化的计算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| 第64-71页 |
·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 | 第64-65页 |
·结构初始方案 | 第65-66页 |
·结构优化设计 | 第66-71页 |
5 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 | 第71-93页 |
·基于最优设防烈度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特点 | 第71-74页 |
·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| 第71页 |
·抗震结构的二层次优化设计方法 | 第71-73页 |
·抗震结构的多级设防原则 | 第73-74页 |
·抗震结构最优设防烈度的决策 | 第74-80页 |
·抗震结构的三级条件可靠度 | 第74-75页 |
·设防烈度为I_d时结构遭受各级破坏的概率 | 第75-79页 |
·多级失效准则下的损失期望 | 第79页 |
·最优设防烈度I_d的决策 | 第79-80页 |
·按最优设防烈度进行优化设计 | 第80-84页 |
·按最优设防烈度进行优化设计的优越性 | 第80页 |
·与抗震设计规范的联系 | 第80-81页 |
·离散烈度的连续化 | 第81-82页 |
·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简化 | 第82-83页 |
·指定设防烈度下抗震结构的最小造价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按最优设防烈度的框架抗震优化设计算例 | 第84-93页 |
·工程概况与设计条件 | 第84-85页 |
·按最优设防烈度进行抗震优化设计 | 第85-93页 |
6 结论 | 第93-95页 |
·结论 | 第93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