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源基因在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中的遗传研究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-22页 |
| ·外源基因在转化植物中的遗传传递规律 | 第10-16页 |
| ·孟德尔式分离 | 第10-12页 |
| ·单位点插入外源基因的传递规律 | 第11-12页 |
| ·多位点插入外源基因的传递规律 | 第12页 |
| ·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| 第12-16页 |
| ·非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表现 | 第12-13页 |
| ·导致非孟德尔遗传现象的原因 | 第13-16页 |
| ·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| 第16-19页 |
| ·转基因在转化细胞培养中的稳定 | 第16-17页 |
| ·转基因在遗传传递中的稳定性 | 第17页 |
| ·转基因植株的倍性变化 | 第17页 |
| ·沉默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| 第17-19页 |
| ·外界环境对转基因遗传特性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不同转化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遗传特性比较 | 第20-21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·材料 | 第22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22页 |
| ·溶液配制 | 第22页 |
| ·药品与试剂 | 第22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22页 |
| ·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·转基因植株的适宜于潮霉素选浓度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| ·筛选及培养 | 第23页 |
| ·自交后代分离情况分析 | 第23页 |
| ·转基因纯合系的获得 | 第23页 |
| ·测交测验 | 第23页 |
| ·事例位点分析 | 第23页 |
| ·拟南芥的杂交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| ·操作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24-26页 |
| ·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微量DNA提取 | 第24-25页 |
| ·PCR检测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3页 |
| ·不同筛选方法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·培养基筛选 | 第26页 |
| ·叶片涂抹法 | 第26页 |
| ·对同一株系的筛选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·T2代不同株系的筛选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·T3代植株后信分离情况统计 | 第28-29页 |
| ·测交结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整合位点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33-37页 |
| ·植物原位真空渗入法转化的外源基因遗传特点 | 第33-34页 |
| ·早期世代的不稳定性 | 第34-36页 |
| ·不稳定性的表现 | 第34-35页 |
| ·造成不稳定性的可能原因 | 第35页 |
| ·关于外源基因早期不稳定性的对策 | 第35-36页 |
| ·雌雄配子对转基因的传递力问题 | 第36页 |
| ·本研究在育种工作上的意义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