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米掺杂TiO2及碱性品红光催化氧化研究
1 前言 | 第1-12页 |
·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 | 第9-10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发展历史简介 | 第10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2 理论分析 | 第12-21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原理 | 第12-13页 |
·光催化氧化反应影响因素 | 第13-15页 |
·外部条件对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半导体本身性能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 | 第15-16页 |
·光催化反应器类型 | 第16-17页 |
·浆状悬浮液型间歇式反应器 | 第16页 |
·流动式反应器 | 第16页 |
·光电化学催化反应器 | 第16-17页 |
·超声波技术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超声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 | 第18页 |
·动力学分析 | 第18-21页 |
3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6页 |
·原料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·反应装置 | 第22-23页 |
·光催化反应装置 | 第22-23页 |
·超声波预处理装置 | 第23页 |
·实验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色度测试 | 第23-24页 |
·COD的测试 | 第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63页 |
·染料废水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26页 |
·商品TiO_2光催化氧化 | 第26-34页 |
·TiO_2浓度对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光强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液层高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外加氧化剂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 | 第34-42页 |
·概述 | 第34-35页 |
·纳米TiO_2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两种TiO_2的光催化氧化对比实验 | 第36-38页 |
·纳米TiO_2紫外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38-42页 |
·纳米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氧化实验 | 第42-51页 |
·概述 | 第43-45页 |
·掺杂TiO_2制备 | 第45页 |
·掺杂TiO_2紫外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 | 第45-50页 |
·掺杂TiO_2太阳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 | 第50-51页 |
·自制催化剂表征 | 第51-54页 |
·XRD表征 | 第51-52页 |
·TEM表征 | 第52-53页 |
·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测试 | 第53-54页 |
·其它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实验 | 第54-56页 |
·以脱色率为考察指标 | 第54-55页 |
·以COD_(Cr)去除率为考察指标 | 第55-56页 |
·实际印染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实验 | 第56-57页 |
·超声波预处理对光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57-63页 |
·超声时间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超声温度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超声功率强度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5 动力学部分 | 第63-69页 |
·初始浓度对反应级数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·动力学分析 | 第65-69页 |
6 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 | 第69-73页 |
·脂肪族光催化氧化机理 | 第69-70页 |
·芳香族光催化氧化机理 | 第70-71页 |
·碱性品红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| 第71-73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建议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| 第80-81页 |
声明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