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OCKET通信机制的远程透明传输平台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技术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| ·路由协议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| ·路由选择方式 | 第10页 |
| ·路由协议在协议栈中的位置 | 第10-11页 |
| ·Windows套接字 | 第11-13页 |
| ·模型抽象 | 第13-18页 |
| ·路由算法中的模型抽象 | 第13页 |
| ·虚拟局域网的模型抽象 | 第13-18页 |
| ·本文所作的工作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环境 | 第1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路由器和相关路由算法 | 第20-29页 |
| ·路由器与软路由 | 第20-21页 |
| ·路由算法分类 | 第21-22页 |
| ·适应性算法中的两种主要算法 | 第22-23页 |
| ·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| 第22页 |
| ·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| 第22-23页 |
| ·一般类型中的几种主要路由算法 | 第23-25页 |
| ·集中式路由算法 | 第23-24页 |
| ·分布式路由算法 | 第24页 |
| ·层次路由算法 | 第24-25页 |
| ·IP网络中的几种主要路由协议 | 第25-29页 |
| ·RIP | 第25-26页 |
| ·OSPF | 第26-29页 |
| 第3章 多链路冗余拓扑结构 | 第29-39页 |
| ·网络拓扑可靠性分类 | 第29页 |
| ·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 | 第29-30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4页 |
| ·多链路冗余拓扑结构 | 第34-37页 |
| ·多链路冗余拓扑结构的特征 | 第34-35页 |
| ·解决方案 | 第35-37页 |
| ·多链路冗余网络模型建立 | 第37-39页 |
| ·端节点的解决方案 | 第37-38页 |
| ·点到点链路网络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动态链路检测算法 | 第39-64页 |
| ·链路状态表 | 第39-40页 |
| ·消息封装 | 第40-42页 |
| ·消息封装可选方案 | 第40-41页 |
| ·消息封装选择 | 第41-42页 |
| ·链路检测的工具 | 第42-50页 |
| ·PING实用工具 | 第42-43页 |
| ·OSPF中的Hello协议 | 第43-46页 |
| ·用WinSock实现Ping检测消息 | 第46-50页 |
| ·链路状态表的同步 | 第50-57页 |
| ·初始化同步 | 第51-53页 |
| ·更新同步 | 第53-54页 |
| ·同步过程 | 第54-57页 |
| ·链路故障检测及处理 | 第57-64页 |
| ·拥塞管理 | 第57-62页 |
| ·故障检测及处理 | 第62-64页 |
| 第5章 路径选择算法 | 第64-77页 |
| ·路由表 | 第64-65页 |
| ·路由表的作用 | 第64页 |
| ·路由表设计 | 第64-65页 |
| ·最短路径选择算法 | 第65-74页 |
| ·算法介绍 | 第65-70页 |
| ·算法实现--生成路由表 | 第70-74页 |
| ·数据包设计 | 第74-77页 |
| ·路由函数 | 第74-75页 |
| ·路由携带 | 第75页 |
| ·数据包格式 | 第75-77页 |
| 第6章 一个具体通信应用的设计 | 第77-85页 |
| ·传输服务过程 | 第77-79页 |
| ·软件设计 | 第79-84页 |
| ·总体设计 | 第79-81页 |
| ·详细设计 | 第81-84页 |
| ·路由情况表 | 第84-85页 |
| 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