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前言 | 第1-11页 |
·课题来源及性质 | 第8页 |
·课题简介 | 第8-9页 |
·课题采用技术介绍 | 第9页 |
·课题存在的困难及预期结果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IP电话软件的总体设计 | 第11-26页 |
·IP电话软件的总体要求 | 第11-12页 |
·IP电话软件所需硬件环境和支撑软件 | 第12-13页 |
·硬件环境 | 第12页 |
·软件的性能 | 第12-13页 |
·软件部分的需求分析 | 第13-18页 |
·IP电话软件中数据通信协议的设计 | 第18-20页 |
·IP电话软件设计中的OOP技术 | 第20-26页 |
·OOP的设计思想在软件设计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| 第20页 |
·基于设计模式的IP电话软件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IP电话软件设计中的封装性 | 第21-22页 |
·IP电话软件设计中的继承性 | 第22-23页 |
·IP电话软件中设计的多态性 | 第23-24页 |
·IP电话软件调试中内联成员函数的使用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IP电话底层通信程序的设计 | 第26-40页 |
·USB总线简介 | 第26-27页 |
·USB的概念 | 第26页 |
·USB总线的特点 | 第26页 |
·USB总线的发展阶段 | 第26-27页 |
·USB1.1协议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USB总线的构成 | 第27页 |
·USB总线的传输方式 | 第27-28页 |
·USB设备的枚举过程 | 第28页 |
·PDIUSBD12协议芯片的介绍 | 第28-31页 |
·PDIUSBD12器件特性 | 第28-29页 |
·PDIUSBD12器件功能 | 第29-30页 |
·PDIUSBD12器件端点描述 | 第30-31页 |
·单片机的固件编程 | 第31-36页 |
·固件编程的思想 | 第31-32页 |
·各端点在固件中的使用 | 第32-33页 |
·USB驱动程序的设计 | 第33页 |
·USB应用程序的设计 | 第33-36页 |
·USB51S及其EASYD12库的使用 | 第36-37页 |
·固件库函数说明 | 第36页 |
·EasyD12驱动程序库的使用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IP电话底层通信程序的实例分析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IP电话网络间通信程序的设计 | 第40-46页 |
·TCP(UDP)/IP协议 | 第40-41页 |
·TCP(UDP)/IP协议模型 | 第40页 |
·TCP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UDP的特点以及和FCP的区别 | 第41页 |
·Socket编程原理 | 第41-44页 |
·端口 | 第42页 |
·端口号 | 第42页 |
·地址 | 第42页 |
·Socket的分类 | 第42页 |
·Socket实现C/S模式 | 第42-44页 |
·基于IP电话网络间通信程序的实例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IP电话数据库部分的设计 | 第46-54页 |
·C/S体系结构 | 第46页 |
·C/S结构和B/S结构的区别 | 第46-47页 |
·三层C/S数据库结构 | 第47-49页 |
·ADO技术 | 第49-50页 |
·ADO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 | 第50-51页 |
·基于IP电话中数据库程序的实例分析 | 第51-54页 |
第六章 多线程技术在IP电话中的应用 | 第54-65页 |
·Windows 2000中的多线程技术的基本介绍 | 第54-56页 |
·线程的基本概念 | 第54页 |
·线程的调度 | 第54页 |
·线程的同步 | 第54页 |
·Windows2000下多线程应用程序的开发原理 | 第54-56页 |
·基于Win32的多线程编程 | 第56-58页 |
·基于Win32的API多线程编程 | 第56-57页 |
·基于Win32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| 第57-58页 |
·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 | 第58-61页 |
·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基于MFC的API多线程编程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MFC的多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多线程IP电话的实例分析 | 第61-65页 |
第七章 IP电话软件的调试 | 第65-67页 |
·单线程的调试方法 | 第65页 |
·多线程的调试方法 | 第65-67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8页 |
谢辞 | 第68-69页 |
附录: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