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兰快繁技术与推广应用研究
| 缩略词表 | 第1-9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9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中国兰及其快繁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1-30页 |
| ·中国兰的种类及其商品价值 | 第11-15页 |
| ·中国兰的植物学分类地位 | 第11-12页 |
| ·中国兰种的主要特性及产地 | 第12-13页 |
| ·中国兰的观赏性、市场需求与商品价值 | 第13-14页 |
| ·中国兰生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| ·中国兰花的发展方向 | 第14-15页 |
| ·中国兰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7页 |
| ·茎尖培养 | 第15-18页 |
| ·种子无菌培养 | 第18-23页 |
| ·影响中国兰根状茎增殖及分化芽的因素 | 第23-26页 |
| ·中国兰组培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·中国兰组织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7-30页 |
| 第二章 春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| 第30-3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根状茎的诱导 | 第32-33页 |
| ·根状茎的增殖 | 第33-34页 |
| ·芽的分化 | 第34页 |
| ·生根及壮苗培养 | 第34页 |
| ·试管苗的移栽养护 | 第34-35页 |
| ·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春兰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| 第37-4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根状茎增殖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·同不处理对根状茎诱芽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根状茎生根壮苗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讨论 | 第43-47页 |
| 第四章 中国兰快繁技术项目可行性分析 | 第47-70页 |
| ·技术背景和政府农业政策 | 第47-48页 |
| ·项目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 | 第48-49页 |
| ·市场需求情况及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·国内兰花市场的现状及需求情况 | 第49-51页 |
| ·中国兰的出口创汇 | 第51页 |
| ·兰花市场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2页 |
| ·本项目的优势 | 第52-53页 |
| ·建设规模、功能布局和产品技术水平 | 第53-54页 |
| ·建设规模 | 第53页 |
| ·功能布局 | 第53-54页 |
| ·产品技术水平 | 第54页 |
| ·选址与建设方案 | 第54-58页 |
| ·选址 | 第54页 |
| ·建设方案 | 第54-55页 |
| ·建设标准与主要配置 | 第55-58页 |
| ·良种来源 | 第58页 |
| ·管理运作方式 | 第58-59页 |
| ·企业生产组织 | 第58页 |
| ·劳动定员 | 第58页 |
| ·人员培训 | 第58-59页 |
| ·营运方式 | 第59页 |
| ·投资估算、资金筹措及使用 | 第59-65页 |
| ·投资估算 | 第59-64页 |
| ·资金筹措及使用 | 第64-65页 |
| ·项目实施与进度计划 | 第65页 |
| ·项目实施 | 第65页 |
| ·进度计划 | 第65页 |
| ·财务经济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财务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盈亏平衡点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敏感性分析 | 第67页 |
| ·结论和建议 | 第67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·建议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附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