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--石油炼制论文--炼油工艺过程论文

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研制
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9页
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应用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·柴油与柴油机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改进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发展历程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·国外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发展历程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·国内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发展历程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发展方向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9-20页
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历程第20-22页
第二章 实验内容第22-33页
   ·柴油样品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柴油样品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2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3-33页
     ·柴油样品的分析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市售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成份分析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聚合用单体的合成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马来酸双酯的合成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二元共聚物MAVA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三元共聚物EsMVA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四元共聚物AMSV的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五元共聚物AAMSV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·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评价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聚合物分子量的表征方法(特性粘度值法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·粘度的表示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特性粘度[η]的计算与测定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粘度计的较正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一点法中仪器常数γ的求法第31-33页
第三章 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-77页
   ·柴油样品中石蜡的种类和分布第33-35页
   ·市售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成份分析与比较第35-38页
     ·红外谱图结果与讨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与讨论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8页
   ·影响自制单体产率的因素及对它们的表征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影响马来酸双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产率的因素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·影响马来酸双酯产率的因素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影响甲基丙烯酸酯产率的因素第40-42页
     ·马来酸双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马来酸双酯的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甲基丙烯酸酯的表征第43页
   ·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及聚合物的表征第43-50页
     ·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引发剂种类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溶剂种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单体的种类和浓度第45页
     ·聚合物的表征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·聚合物的红外谱图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·聚合物的特性粘度第48-50页
   ·聚合物降凝降滤效果第50-54页
     ·二元共聚物的降滤降凝效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三元共聚物的降凝降滤效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四元共聚物的降凝降滤效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五元共聚物的降凝降滤效果第53-54页
   ·对聚合物降凝降滤效果的讨论第54-73页
     ·对二元共聚物降滤降凝效果的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分析与讨论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·小结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对三元共聚物降滤降凝效果的讨论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分析与讨论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·小结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对四元共聚物降滤降凝效果的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分析与讨论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·小结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对五元共聚物降滤降凝效果的讨论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分析与讨论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·小结第73页
   ·降凝机理的初步探讨第73-75页
     ·二元共聚物的作用机理探讨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三元共聚物的作用机理探讨第74页
     ·四元共聚物的作用机理探讨第74-75页
     ·五元共聚物的作用机理探讨第75页
   ·与其它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的效果对比第75-77页
第四章 实验结论第77-82页
   ·马来酸酯的最佳最佳酯化条件第77页
   ·甲基丙烯酸酯的最佳酯化条件第77页
   ·聚合物的最佳特性粘度及聚合条件第77-80页
     ·二元聚合物的最佳特性粘度及聚合条件第77-78页
     ·三元聚合物的最佳特性粘度及聚合条件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四元聚合物的最佳特性粘度及聚合条件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五元聚合物的最佳特性粘度及聚合条件第80页
   ·四种共聚物的低温改进效果比较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8页
附: 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的传统景观特质保护与空间设计的方法论研究
下一篇:中国传统医学模式考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