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4页 |
1 植物病原抑制物的研究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 | 第14-34页 |
·植物病毒抑制物的主要种类 | 第15-22页 |
·化学合成植物病毒抑制物 | 第15-17页 |
·抑制植物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| 第17-22页 |
·抑制植物病毒的生物源大分子物质 | 第17-20页 |
·抑制植物病毒的生物源小分子物质 | 第20-22页 |
·植物源病毒抑制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方式与机理 | 第22-25页 |
·抑制病毒侵染 | 第22-23页 |
·抑制病毒复制 | 第23-24页 |
·降低病毒的扩散速度 | 第24页 |
·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 | 第24-25页 |
·覆盖性生长策略 | 第25页 |
·植物病毒抑制物的研究体系 | 第25-27页 |
·病毒-寄主-抑制物的相互关系 | 第25页 |
·植物病毒抑制物的筛选模式及指标 | 第25-27页 |
·我国植物病毒抑制物的研究状况 | 第27-29页 |
·化学合成病毒抑制物 | 第27页 |
·生物大分子病毒抑制物 | 第27-28页 |
·生物小分子病毒抑制物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植物病毒抑制剂的研制与开发 | 第29-30页 |
·化学合成抑制剂 | 第29-30页 |
·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| 第30页 |
·植物源小分子病毒抑制物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| 第30-34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前景 | 第31-34页 |
2 具抑制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物质的植物种类筛选 | 第34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40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34页 |
·供试植物、供试烟草及病毒毒源 | 第34-35页 |
·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| 第35-37页 |
·TMV的提纯和电镜观察、病毒浓度的测定 | 第37-39页 |
·体外抑制TMV效果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植物乙醇提取物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 | 第40页 |
·氯仿与水萃取相浓缩物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 | 第40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4页 |
3 植物单宁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44-6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50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44页 |
·供试植物、供试烟草及病毒毒源 | 第44页 |
·TMV抗血清的制备与效价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抗血清效价及适宜工作浓度 | 第45-46页 |
·单宁对TMV抑制作用的测定 | 第46-48页 |
·去单宁水萃取层对TMV体外抑制作用测定 | 第46页 |
·单宁提取物对TMV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因子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叶圆片法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测定 | 第48页 |
·单宁抑制TMV的机理探讨 | 第48-50页 |
·单宁对TMV物理结构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单宁对TMV外壳蛋白的作用测定 | 第48-49页 |
·TMV与单宁混合物透析后致病作用测定 | 第49页 |
·植物单宁对TMV侵染性抑制作用测定 | 第49-5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7页 |
·去单宁水萃取层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 | 第50页 |
·单宁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50-53页 |
·不同浓度的单宁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50-51页 |
·单宁对TMV不同作用时间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单宁对病毒复制抑制的作用 | 第52-53页 |
·单宁对TMV抑制作用机理 | 第53-57页 |
·单宁对病毒粒体物理结构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单宁与TMV外壳蛋白的作用 | 第53-55页 |
·单宁与TMV混合物透析处理后TMV的致病性 | 第55-56页 |
·单宁对TMV侵染性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讨论 | 第57-61页 |
4 丹皮酚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61-7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1-65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61页 |
·供试植物材料、供试烟草品种与病毒毒源、TMV抗血清 | 第61页 |
·病毒浓度检测标准曲线制作与浓度测算 | 第61-62页 |
·TMV-RNA的提取 | 第62页 |
·牡丹皮中活性成分E的提取与鉴定 | 第62-63页 |
·丹皮酚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影响因子测定 | 第63-64页 |
·丹皮酚与TMV抑制作用机理的探讨 | 第64-6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5-74页 |
·丹皮酚的鉴定 | 第65-68页 |
·丹皮酚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68-71页 |
·丹皮酚对TMV抑制作用机理 | 第71-74页 |
·丹皮酚对TMV粒体物理结构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·透析处理后TMV的侵染性 | 第72页 |
·丹皮酚对TMV侵染位点的作用 | 第72-73页 |
·对TMV-CP体外聚合的影响结果 | 第73页 |
·对TMV-RNA侵染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·讨论 | 第74-77页 |
5 虎杖小分子物质的抗TMV活性 | 第77-9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7-83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77页 |
·供试植物材料 | 第77页 |
·供试烟草品种与病毒毒源、TMV抗血清 | 第77页 |
·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筛选 | 第77-81页 |
·虎杖分离物对TMV抑制作用及影响因子的测定 | 第81-82页 |
·大黄素、总蒽醌甙对TMV抑制作用机理的探讨 | 第82-8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3-90页 |
·分离成分的鉴定及产率 | 第83-85页 |
·虎杖分离物对TMV的抑制作用 | 第85-88页 |
·虎杖分离物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 | 第85-86页 |
·虎杖分离物对抑制TMV复制效果 | 第86页 |
·不同浓度的大黄素、总蒽醌甙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 | 第86-87页 |
·不同浓度的总蒽醌甙对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 | 第87-88页 |
·大黄素、总蒽醌甙对TMV抑制机理 | 第88-90页 |
·混合后粒体电镜观察 | 第88-89页 |
·透析处理后TMV的侵染性 | 第89页 |
·对叶面TMV侵染位点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·总蒽醌甙对TMV-RNA的影响 | 第90页 |
·讨论 | 第90-93页 |
6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| 第93-10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3-95页 |
·供试烟草与植物病毒抑制物 | 第93页 |
·温室中抑制物处理试验 | 第93-94页 |
·处理效果的测定 | 第94-95页 |
·对接种叶病毒增殖抑制效果的测定 | 第94页 |
·对烟草过氧化物酶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94页 |
·对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·烟草花叶病病情指数分级 | 第9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5-100页 |
·不同处理的接种叶片内病毒的增殖 | 第95-96页 |
·对烟草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96-97页 |
·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97-100页 |
·各处理的烟草花叶病病情和防治效果 | 第100页 |
·讨论 | 第100-106页 |
7 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| 第106-11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·供试植物材料及提取物的制备 | 第106页 |
·供试菌种 | 第106-107页 |
·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| 第10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07-113页 |
·供试植物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 | 第107-108页 |
·三种植物的不同极性溶剂依次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| 第108-113页 |
·大飞扬不同极性成分的抑菌作用 | 第109-112页 |
·杨梅不同极性成分的抑菌作用 | 第112-113页 |
·桃金娘不同极性成分的抑菌作用 | 第113页 |
·讨论 | 第113-115页 |
总结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7页 |
致谢 | 第127-128页 |
附录1: 缩写词的英汉释词对照表 | 第128-130页 |
附录2: 所用试剂与缓冲液的配制 | 第130-133页 |
附录3: 中草药化学常用试剂、配制方法、显色方法 | 第133-136页 |
附录4: 攻博期间发表(投稿)的论文 | 第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