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银行业风险及其防范
第1章 导言 | 第1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目的 | 第8-10页 |
1.2 防范银行风险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 | 第11-32页 |
2.1 银行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1-13页 |
2.2 银行风险一般表现 | 第13-16页 |
2.3 经济转轨与银行风险 | 第16-24页 |
2.4 21世纪银行风险预警防范与控制 | 第24-32页 |
第3章 银行风险的类型 | 第32-52页 |
3.1 根据银行业务特点进行的银行风险分类 | 第33-47页 |
3.2 银行风险的其它分类方法 | 第47-49页 |
3.3 转轨中的银行风险特征 | 第49-52页 |
第4章 银行风险的产生原因 | 第52-70页 |
4.1 银行风险:体制原因 | 第53-60页 |
4.2 银行风险:宏观原因 | 第60-63页 |
4.3 银行风险:微观原因 | 第63-70页 |
第5章 银行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70-90页 |
5.1 概述 | 第70-74页 |
5.2 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74-76页 |
5.3 流动性不足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76-80页 |
5.4 资本不足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80-82页 |
5.5 利率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82-84页 |
5.6 汇率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84-87页 |
5.7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| 第87-90页 |
第6章 案例分析 | 第90-106页 |
6.1 里昂信贷银行连年巨额亏损的教训 | 第90-93页 |
6.2 巴林银行倒闭的启示 | 第93-100页 |
6.3 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的启示 | 第100-106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