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石刀具磨损与C-C原子键长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实验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·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金刚石刀具切削单晶硅分子动力学建模 | 第18-33页 |
| ·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能 | 第18-22页 |
| ·金刚石的晶体形态 | 第18-20页 |
| ·金刚石的特性 | 第20-22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 | 第22-25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| 第22-23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切削模型简介 | 第23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方程 | 第23-25页 |
| ·单晶硅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5-30页 |
| ·仿真流程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势函数的确立 | 第26-29页 |
| ·原子位置积分运算及时间步长选择 | 第29-30页 |
| ·切削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金刚石刀具切削单晶硅的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 | 第33-41页 |
| ·切削过程分子动力学仿真 | 第33-34页 |
| ·切削参数 | 第33页 |
| ·温度的计算 | 第33-34页 |
| ·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 | 第34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4-39页 |
| ·刀具原子瞬间状态 | 第34-35页 |
| ·刀具温度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剪切区的温度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切削区切削力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势能分析 | 第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4章 C-C 键长对金刚石刀具磨损的影响 | 第41-50页 |
| ·金刚石 C-C 键长分析 | 第41-49页 |
| ·概率密度函数 | 第41-42页 |
| ·C-C 键长分析 | 第42-49页 |
| ·C-C 键长对金刚石刀具磨损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温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| 第50-56页 |
| ·温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| ·温度对刀具 C-C 键长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| ·温度对刀具势能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切削厚度对 C-C 键长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6章 碳化物的形成 | 第56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56页 |
| ·切削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成 | 第56-59页 |
| ·硅加工表面势能变化 | 第56-58页 |
| ·切削过程中硅悬键的生成 | 第58页 |
| ·切削过程中碳化物的生成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