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3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3-27页 |
一、 一般资料 | 第13-14页 |
(一) 病例来源 | 第13页 |
(二) 一般情况 | 第13-14页 |
二、 诊断标准 | 第14-16页 |
(一)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14-15页 |
(二) 中医辨证标准 | 第15-16页 |
三、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16页 |
四、 治疗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一) 分组 | 第16页 |
(二) 观察药物 | 第16页 |
(三) 服药方法 | 第16-17页 |
(四) 疗程 | 第17页 |
五、 观察指标 | 第17-20页 |
(一) 安全性指标 | 第17页 |
(二) 疗效观察指标 | 第17-20页 |
六、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0-21页 |
(一)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0-21页 |
(二) 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1页 |
(三) 心脏自主神经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1页 |
(四) 综合疗效标准 | 第21页 |
七、 统计方法 | 第21页 |
八、 治疗结果 | 第21-27页 |
讨论 | 第27-41页 |
一、 病因病机认识 | 第27-33页 |
二、 治则治法探讨 | 第33-35页 |
三、 方药分析 | 第35-38页 |
四、 疗效机理探讨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