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研究
致谢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马铃薯生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| 第13-30页 |
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发展的回顾 | 第13-17页 |
·作物生长动态模拟研究的发展概况 | 第13-15页 |
·作物生长动态模拟的定义与特征 | 第15-17页 |
2 作物生长模拟的生态数学原理及其进展 | 第17-21页 |
·物候期进展 | 第17-19页 |
·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 | 第19-20页 |
·叶面积动态 | 第20-21页 |
·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形成 | 第21页 |
3 马铃薯生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| 第21-30页 |
·全球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生理生态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模拟为基础的生态区划 | 第24-25页 |
·马铃薯生长动态模拟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| 第25-30页 |
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方法 | 第30-36页 |
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0-31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田间试验 | 第31-32页 |
·观察记载标准 | 第32-33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33页 |
·计算机语言与编程 | 第3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3-35页 |
4 模拟运行环境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马铃薯生长温度效应与生育期模型 | 第36-56页 |
1 作物生长温度效应模型的回顾 | 第36-38页 |
2 温度效应系数模型的构建 | 第38-41页 |
·基本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模型的基本特性 | 第39-41页 |
·模型参数的获取与检验 | 第41页 |
3 马铃薯的生育期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马铃薯的生育期划分 | 第41-42页 |
4 不同试验条件对马铃薯生长和生育期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·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处理对地面小气候温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5 马铃薯生育期的模拟 | 第46-56页 |
·生育期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假设 | 第47页 |
·生育期基本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受地膜覆盖影响的生育期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的初始化 | 第49-50页 |
·模拟的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模拟结果的表达 | 第52-53页 |
·模拟结果的检验 | 第53-54页 |
·讨论与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马铃薯植株性状与群体建成的模拟 | 第56-68页 |
1 马铃薯株高的模拟模型 | 第56-58页 |
·株高性状的定义 | 第56页 |
·株高性状的数学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模拟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模拟结果的检验 | 第58页 |
2 马铃薯叶龄性状的模拟 | 第58-61页 |
·马铃薯叶龄性状的特征及其意义 | 第58-59页 |
·叶龄性状的数学模型 | 第59-60页 |
·模拟的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模拟结果的检验 | 第61页 |
3 叶面积系数与群体建成 | 第61-68页 |
·叶面积系数与群体建成的动态模拟机理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叶面积系数动态的模拟模型 | 第63-65页 |
·基于叶面积系数动态模拟的群体诊断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讨论和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模拟 | 第68-80页 |
1 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 | 第68-73页 |
·冠层光合作用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群体干物质积累的模拟 | 第69-71页 |
·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特征 | 第71页 |
·群体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的模拟 | 第71-73页 |
·干物质积累模拟符合度的检验 | 第73页 |
2 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模拟 | 第73-78页 |
·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 | 第75-77页 |
·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模型与模拟 | 第77-78页 |
3 讨论和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六章 马铃薯生长发育模拟软件的研制 | 第80-88页 |
1 主界面及其应用 | 第80-86页 |
·生育期模块 | 第81-83页 |
·株高和叶龄 | 第83-84页 |
·群体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积累 | 第84页 |
·叶面积系数与群体诊断 | 第84-85页 |
·块茎产量 | 第85-86页 |
·管理提示 | 第86页 |
2 讨论和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88-94页 |
1 讨论 | 第88-90页 |
·模型的基本参数 | 第88-89页 |
·叶面积系数的动态模拟 | 第89-90页 |
·关于模拟内容的完整性 | 第90页 |
2 问题和展望 | 第90-94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90-91页 |
·编程语言的选择 | 第91页 |
·模拟的理论和方法 | 第91-92页 |
·展望 | 第92-94页 |
附录1 作者简介 | 第94-95页 |
附录2 生育期模块程序 | 第95-107页 |
附录3 株高和其它模块主程序 | 第107-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