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机器辅助技术论文

基于SolidWorks的精密级进模具CAD系统的研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9页
   ·制造业和CAD技术发展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·制造业发展现状第8页
     ·CAD技术发展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级进模CAD技术概况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CAD的优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CAD发展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·级进模CAD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CAD存在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CAD发展趋势第14页
   ·PPDCS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介绍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基于特征的设计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并行工程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组件对象技术第16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7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二章 级进模设计过程和方法第19-30页
   ·级进模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·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第20-22页
   ·级进模设计内容第22-29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工艺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排样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结构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模具零件设计第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PPDCS系统总体设计第30-42页
   ·PPDCS系统的功能模型第30-34页
     ·PPDCS系统的功能需求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功能模型第31-34页
   ·PPDCS软件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·PPDCS系统运行流程第35-37页
   ·PPDCS系统数据结构第37-39页
     ·PPDCS系统数据流第37-38页
     ·PPDCS系统中的数据分类和管理第38-39页
   ·PPDCS系统实现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 PPDCS系统工艺设计方法第42-53页
   ·产品模型建立第43-46页
     ·产品建模方法概述第43-44页
     ·PPDCS系统产品零件的特征第44页
     ·SolidWorks的特征造型功能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特征建模技术在PPDCS系统中的实现第45-46页
   ·毛坯排样第46-48页
   ·工艺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CAD系统工艺性分析的一般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·工艺性分析在PPDCS系统中的实现第48-49页
   ·刃口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·自动分解刃口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交互分解刃口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·工序排样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PPDCS系统模具结构与零件设计第53-65页
   ·级进模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结构设计的特点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55页
   ·PPDCS系统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第55-57页
     ·面向功能的装配设计第55-57页
     ·“自顶向下”设计方法第57页
   ·PPDCS系统中“自顶向下”设计流程的实现第57-62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具零件分布特点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“自顶向下”设计的基本框架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级进模“自顶向下”设计流程的实现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·工作区零件的快速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·工程图生成第63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 PPDCS标准件库管理系统的研究第65-76页
   ·引言第65-66页
   ·级进模零件分类第66页
   ·级进模标准件库的总体设计第66-69页
     ·标准件库框架体系第67页
     ·建立标准件库的方案设计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标准件库的管理第68页
     ·标准件库安全权限管理第68-69页
   ·标准件库的建立第69-73页
     ·SolidWorks相关功能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建立标准件库的关键技术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建库实例第71-73页
   ·级进模标准件库的应用第73-75页
     ·PPDCS中标准件库使用的关键技术第74页
     ·PPDCS中标准件库的使用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标准件库子系统的适用范围第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七章 PPDCS系统的应用实例第76-80页
   ·级进模设计实例第76-7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八章 总结与展望第80-82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80页
   ·研究工作的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6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的研究
下一篇: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表现与Ki-67、MMP-9表达的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