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2页 |
1.1 合金储氢 | 第12-21页 |
1.1.1 储氢合金材料 | 第12-17页 |
1.1.1.1 稀土系储氢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1.1.2 钛系合金材料 | 第14-15页 |
1.1.1.3 镁系合金材料 | 第15-17页 |
1.1.1.4 其它储氢合金材料 | 第17页 |
1.1.2 储氢合金材料吸放氢特性 | 第17-18页 |
1.1.3 储氢合金压力-组成等温线中的滞后 | 第18-19页 |
1.1.4 储氢合金中毒现象 | 第19-20页 |
1.1.5 储氢合金材料的粉化现象 | 第20页 |
1.1.6 储氢合金材料的导热 | 第20页 |
1.1.7 储氢合金工业应用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1.2 有机液体储氢 | 第21-22页 |
1.3 浆液储氢 | 第22-23页 |
1.4 苯加氢反应 | 第23-32页 |
1.4.1 气相苯加氢反应 | 第23-25页 |
1.4.2 液相苯加氢反应 | 第25-27页 |
1.4.3 苯加氢反应的原理 | 第27-28页 |
1.4.4 苯加氢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| 第28页 |
1.4.5 苯加氢反应的意义 | 第28-32页 |
第二章 浆态反应器的传质-反应过程与氢-苯-环己烷体系热力学分析 | 第32-47页 |
2.1 浆态反应器 | 第32-34页 |
2.2 浆液内部传质-反应过程的分析 | 第34-37页 |
2.3 MlNi_5-C_6H_6浆液体系传质阻力的计算 | 第37-40页 |
2.3.1 气—液界面处液相传质阻力 | 第38-39页 |
2.3.2 液—固界面处传质阻力和颗粒表面反应阻力的计算 | 第39-40页 |
2.4 氢—苯—环己烷三元体系热力学分析 | 第40-47页 |
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| 第47-51页 |
3.1 实验装置 | 第47-48页 |
3.2 实验原料及产物 | 第48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3.4 实验步骤 | 第49-51页 |
3.4.1 浆液的制备和活化 | 第49页 |
3.4.2 浆液的吸氢反应 | 第49-50页 |
3.4.3 合金及浆液吸氢量的计算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MlNi_5-C_6H_6浆液吸氢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51-66页 |
4.1 概述 | 第51-52页 |
4.2 MlNi_5-C_6H_6浆液吸氢反应的级数 | 第52-53页 |
4.3 浆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4.4.1 MlNi_5-C_6H_6浆液的实验结果 | 第56-58页 |
4.4.2 传质阻力的计算 | 第58-61页 |
4.5 液相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4.6 搅拌速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4.7 结论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LaNi_5-C_6_H_6,Raney Ni-C_6H_6浆液体系储氢性能比较 | 第66-76页 |
5.1 LaNi_5-C_6H_6浆液的吸氢行为 | 第66-69页 |
5.1.1 实验设备及步骤 | 第66-67页 |
5.1.2 LaNi_5-C_6H_6浆液的吸氢规律 | 第67页 |
5.1.3 温度对浆液吸氢速率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5.2 Raney Ni-C_6H_6浆液的吸氢行为 | 第69-74页 |
5.2.1 实验设备及步骤 | 第69-70页 |
5.2.2 Raney Ni-C_6H_6浆液的吸氢规律 | 第70页 |
5.2.3 Raney Ni-C_6H_6浆液体系吸氢过程的传质-反应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2.4 温度对Raney Ni-C_6H_6浆液吸氢速率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5.3 比较讨论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6-77页 |
附录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