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动态模拟系统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8-22页 |
1.1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2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9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2.3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3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0-22页 |
1.3.1 作物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 | 第20页 |
1.3.2 作物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系统的设计 | 第20-22页 |
2 模型研究的理论分析 | 第22-42页 |
2.1 作物模型的理论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1.1 系统与模型 | 第22页 |
2.1.2 模型的构建 | 第22-23页 |
2.1.3 模型的分类 | 第23-25页 |
2.2 作物模型研究建立的基本原理 | 第25-28页 |
2.2.1 模型驱动因子的确立 | 第25-26页 |
2.2.2 因子平衡关系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2.2.3 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 | 第27-28页 |
2.2.4 模型研究的必要验证 | 第28页 |
2.3 作物模型研究的基本内容 | 第28-32页 |
2.3.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| 第28-30页 |
2.3.2 水分动态平衡模拟研究 | 第30页 |
2.3.3 营养物质动态平衡模拟研究 | 第30-31页 |
2.3.4 植株形态空间结构模拟研究 | 第31-32页 |
2.3.5 其他方面的模拟研究 | 第32页 |
2.4 作物模型的实际应用 | 第32-37页 |
2.4.1 面向科学研究建立有效的技术工具 | 第33页 |
2.4.2 面向实际生产应用的研究 | 第33-35页 |
2.4.3 应用可行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5 作物模型研究的技术难点与瓶颈 | 第37-39页 |
2.5.1 园艺作物的品种多样性 | 第37-38页 |
2.5.2 园艺作物品种间的异质性 | 第38页 |
2.5.3 品质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2.6 园艺作物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| 第39-42页 |
3 模拟的数学方法 | 第42-57页 |
3.1 温室生态环境与微气候 | 第42-44页 |
3.2 温室作物光截获量分析计算 | 第44-45页 |
3.3 作物碳平衡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4 植株形态发育 | 第48-51页 |
3.5 干物质分配 | 第51-53页 |
3.6 植株水分动态平衡 | 第53-55页 |
3.7 植株营养物质动态平衡 | 第55-57页 |
4 程序设计技术与系统功能 | 第57-67页 |
4.1 模型的程序设计 | 第57-59页 |
4.2 模拟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| 第59-67页 |
5 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7页 |
5.1 模型参数优化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2 北京地区番茄品种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9-75页 |
5.3 模型验证、标定试验方案设计 | 第75-77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77-80页 |
6.1 结论 | 第77-78页 |
6.2 讨论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