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声学论文--声的传播论文

封闭声场视听一体化系统理论研究与系统设计

第一章 绪论第1-20页
 §1.1 引言第11-12页
 §1.2 封闭声场模拟概述第12-16页
  1.2.1 国外发展状况第12-15页
  1.2.2 国内发展状况第15-16页
  1.2.3 应用前景第16页
 §1.3 问题的提出第16-17页
 §1.4 本文主要内容第17-20页
  1.4.1 各章节组成第17-18页
  1.4.2 本文创造性工作第18-20页
第二章 封闭声场建模方法第20-49页
 §2.1 封闭声场建模的理论依据第20-23页
  2.1.1 基于线性系统的建模思想第21-22页
  2.1.2 基于线性滤波的建模思想第22-23页
 §2.2 基于几何声学的建模方法第23-31页
  2.2.1 经典声线法第24页
  2.2.2 经典虚源法第24-29页
  2.2.3 组合法第29页
  2.2.4 声束跟踪法第29-31页
  2.2.5 其它方法第31页
 §2.3 各种建模方法的比较第31-35页
  2.3.1 波动声学方法与几何声学方法的比较第31-32页
  2.3.2 常用几何声学方法的比较第32-35页
 §2.4 扩散反射模型第35-38页
  2.4.1 扩散反射在封闭声场中的作用第35-36页
  2.4.2 现有的扩散反射模型第36-37页
  2.4.3 扩散反射模型的比较第37-38页
 §2.5 改进的宽带建模方法第38-48页
  2.5.1 声源第40-41页
  2.5.2 壁面第41-43页
  2.5.3 空气中的衰减第43页
  2.5.4 声接收第43-46页
  2.5.5 宽带模拟第46-48页
 §2.6 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三章 复杂封闭声场建模与分析第49-73页
 §3.1 复杂界面建模第49-56页
  3.1.1 曲面墙壁第50-52页
  3.1.2 壁面局部声吸收第52-55页
  3.1.3 非刚性墙壁第55-56页
 §3.2 复杂声源建模第56-64页
  3.2.1 指向性声源第56-59页
  3.2.2 组合声源第59-62页
  3.2.3 弹性结构声辐射第62-64页
 §3.3 声障碍物第64-72页
  3.3.1 规则声障碍物第64-66页
  3.3.2 隔墙第66-67页
  3.3.3 少量不规则声障碍物第67-68页
  3.3.4 大量无规分布声障碍物第68-72页
 §3.4 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 封闭声场音质模拟第73-94页
 §4.1 声场音质的客观模拟第73-86页
  4.1.1 音质评价参数及其模拟方法第73-83页
  4.1.2 宽频带条件下声学指标的模拟第83-86页
 §4.2 声场音质的主观模拟第86-93页
  4.2.1 音质可听化第87-89页
  4.2.2 双耳特性的研究方法第89-90页
  4.2.3 能量脉冲响应的后处理第90-93页
 §4.3 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五章 封闭声场音质模拟的实验研究第94-118页
 §5.1 声学指标预测方法的验证第94-114页
  5.1.1 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第94-98页
  5.1.2 封闭声场测量方法第98-99页
  5.1.3 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对比第99-107页
  5.1.4 模拟结果与同行计算结果的对比第107-109页
  5.1.5 模拟结果与ODEON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第109-111页
  5.1.6 影响模拟计算和测量精度的因素第111-114页
 §5.2 可听化测试实验第114-117页
 §5.3 本章小结第117-118页
第六章 声场视听一体化系统原理与设计第118-127页
 §6.1 声场可视化第118-119页
 §6.2 声场视听一体化系统设计第119-126页
  6.2.1 声场视听一体化系统第119-121页
  6.2.2 声场视听一体化系统设计第121-122页
  6.2.3 CAVS系统第122-126页
 §6.3 本章小结第126-127页
第七章 总结第127-133页
 §7.1 声场视听一体化面临的问题第127-128页
 §7.2 声场视听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128-130页
 §7.3 论文工作总结第130-133页
结束语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42页
附录Ⅰ: CAVS系统界面与功能介绍第142-149页
附录Ⅱ: 博士阶段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第149-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--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意蕴
下一篇:DVD机芯倾斜调整检查机的研究与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