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缘·宗族·村落·建筑——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
前言 | 第1-14页 |
1 、 研究的对象 | 第8-9页 |
2 、 研究的方法 | 第9-10页 |
3 、 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3页 |
4 、 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| 第13-14页 |
1 、 绪论 | 第14-23页 |
·宗族制度的发展演变及聚族而居的传统习惯 | 第14-17页 |
·明清时期的家族、宗族系列与自然村落 | 第17-20页 |
·家庭 | 第17-18页 |
·家族 | 第18-19页 |
·宗族 | 第19-20页 |
·丁村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3页 |
2 、 丁村的地理环境及丁氏宗族的定居 | 第23-29页 |
·丁村的区域状况 | 第23-24页 |
·地理环境 | 第23页 |
·人文背景 | 第23-24页 |
·丁氏宗族的历史 | 第24-27页 |
·丁氏宗族的源流与发展 | 第24-25页 |
·丁氏宗族谱系 | 第25-27页 |
·丁村的经济基础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、 丁村的村落形态 | 第29-40页 |
·丁村的选址 | 第29-32页 |
·土和水 | 第29-32页 |
·堪舆风水 | 第32-34页 |
·村落的布局、结构和中心 | 第34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、 丁村的公共建筑 | 第40-44页 |
·祠堂 | 第40-41页 |
·丁村的庙宇及神社组织 | 第41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、 丁村明清民居 | 第44-69页 |
·传统的家族观念与居家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丁氏族人的家庭结构及思想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丁村明清民居的型制特征 | 第46-61页 |
·建造年代 | 第46-49页 |
·民居型制的演化 | 第49页 |
·民居的型制 | 第49-61页 |
·丁村明清民居的装修、装饰 | 第61-68页 |
·木雕 | 第61-65页 |
·石雕、砖雕 | 第65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6 、 结论:血缘,宗族与建筑,村落的关系 | 第69-74页 |
·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丁村的存在基础 | 第69-70页 |
·宗族制度与聚居习惯是决定丁村村落形态的基本条件 | 第70页 |
·等级观念及风水堪舆是丁村居住建筑的主要制约因素 | 第70-71页 |
·风土与民俗形成丁村的地域特征 | 第71-72页 |
·以农为本与自给自足是丁村的传统经济模式 | 第72页 |
·封闭性与稳定性是丁村的宗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 | 第72-74页 |
7 、 后记 | 第74-77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7-78页 |
图录 | 第78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