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程序控制机床、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

网络数控的结构模式与实时通讯技术研究

第1章 绪论第1-15页
 1.1 新世纪的制造技术的发展主流第8-11页
  1.1.1 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关注第8页
  1.1.2 信息化的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第8-9页
  1.1.3 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第9-11页
 1.2 数控技术及课题方向第11-15页
  1.2.1 数控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性第11页
  1.2.2 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况第11-12页
  1.2.3 网络数控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1.2.4 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3-15页
第2章 网络数控系统的概念及技术内容第15-24页
 2.1 网络数控系统第15-17页
 2.2 网络数控系统的结构第17-19页
 2.3 网络数控系统的作用第19-20页
 2.4 网络上的智能调度第20-21页
  2.4.1 调度层次第20页
  2.4.2 调度方法第20-21页
 2.5 网络数控在制造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第21-24页
  2.5.1 网络数控在制造系统中的定位第21页
  2.5.2 网络数控与先进制造理念的关系第21-24页
第3章 网络数控系统实例的总体分析第24-32页
 3.1 实例的结构体系第24-25页
 3.2 开发平台的确定第25-26页
 3.3 软件开发方法的选择第26-28页
  3.3.1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第26-27页
  3.3.2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征第27-28页
 3.4 系统的网络拓扑第28-30页
 3.5 系统安全性第30-32页
第4章 实时通讯的硬件设计第32-47页
 4.1 输入/输出(I/O)接口概述第32-33页
 4.2 串口通讯的概念及接口电路第33-35页
 4.3 串行通讯的数据传送方式第35-37页
 4.4 通讯协议第37-43页
  4.4.1 物理接口标准第37-39页
  4.4.2 软件协议第39-43页
 4.5 计算机串口扩展第43-47页
  4.5.1 串口连接方式第44-45页
  4.5.2 远距离通讯的处理第45-47页
第5章 实时通讯的接口软件设计第47-64页
 5.1 开发工具的选择第47-48页
 5.2 MSComm控件简介第48-49页
  5.2.1 MSComm控件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第48-49页
  5.2.2 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第49页
 5.3 串口通讯程序的设计第49-59页
  5.3.1 使用MSComm控件第50-55页
  5.3.2 使用32位的API通讯函数第55-59页
 5.4 PC机与单片机之间串行通讯的方法第59-64页
  5.4.1 命令帧格式第59-60页
  5.4.2 系统结构图第60-61页
  5.4.3 用Visual C++6.0编写串行通讯程序第61-64页
第6章 网络数控系统基础信息的管理第64-73页
 6.1 管理系统的组成第64-68页
  6.1.1 数控机床数据库的建立第65-67页
  6.1.2 数控机床基础数据的采集、传送、检查第67页
  6.1.3 数控机床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第67-68页
 6.2 数控机床基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第68-70页
  6.2.1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确定第68-70页
  6.2.2 数控机床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第70页
 6.3 基于WWW的信息共享第70-73页
  6.3.1 多数据库系统第70-71页
  6.3.2 基于Browser/Server结构的信息集成第71-73页
第7章 总结第73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硒蛋白与青春期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Java卡技术的控制系统个性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