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1 序言 | 第7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| 1.2 蔬菜种植业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| 1.3 经济发展与蔬菜价格变动状况 | 第10-12页 |
| 1.4 研究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2 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| 2.1 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理论的论述 | 第14-15页 |
| 2.2 西方供求均衡决定理论 | 第15-17页 |
| 3 供需均衡模型设计 | 第17-20页 |
| 3.1 模型设计选择依据 | 第17-18页 |
| 3.2 模型设计思路 | 第18-20页 |
| 4 河南省蔬菜需求行为分析 | 第20-27页 |
| 4.1 河南省城镇居民蔬菜需求状况 | 第20-21页 |
| 4.2 需求分析模型的选择 | 第21页 |
| 4.3 AIDS模型简介 | 第21-24页 |
| 4.4 数据分析和需求方程的建立 | 第24-27页 |
| 5 河南省蔬菜供给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5.1 供给模型设计 | 第27页 |
| 5.2 供给方程的建立 | 第27-34页 |
| 5.2.1 蔬菜生产量 | 第27-28页 |
| 5.2.2 农村居民消费量 | 第28-32页 |
| 5.2.3 净调出量 | 第32-34页 |
| 6 河南省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| 第34-40页 |
| 6.1 需求变动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6.2 供给变动分析 | 第36页 |
| 6.3 均衡价格确定 | 第36-40页 |
|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0-44页 |
| 8 结束语 | 第44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