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 言 | 第1-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综 述 | 第6-10页 |
第二章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分析 | 第10-24页 |
2.1 风电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 | 第10-15页 |
2.1.1 风力异步发电机恒定阻抗模型 | 第11页 |
2.1.2 风力异步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 | 第11-12页 |
2.1.3 风力异步发电机机电暂态模型 | 第12页 |
2.1.4 风力异步发电机机械暂态模型 | 第12-13页 |
2.1.5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13-14页 |
2.1.6 同步电机励磁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4页 |
2.1.7 同步电机原动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4页 |
2.1.8 负荷的数学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1.9 变压器支路 | 第15页 |
2.2 风电系统分析与计算 | 第15-24页 |
2.2.1 风力发电系统的潮流计算 | 第15-17页 |
2.2.2 风力发电系统的静态稳定性计算 | 第17-21页 |
2.2.3 风力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| 第21-23页 |
2.2.4 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面向对象编程 | 第24-34页 |
3.1 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3.1.1 对象、操作和消息 | 第24-25页 |
3.1.2 类、实例和继承 | 第25页 |
3.1.3 对象描述 | 第25页 |
3.2 面向对象设计的C++实现 | 第25-29页 |
3.2.1 类 | 第26-27页 |
3.2.2 继承 | 第27页 |
3.2.3 多态性 | 第27-28页 |
3.2.4 Visual C++和MFC | 第28-29页 |
3.3 开发风电系统综合计算软件的思路 | 第29-34页 |
3.3.1 采用图形化方式 | 第29页 |
3.3.2 采用矢量绘图方式 | 第29-31页 |
3.3.3 采用文档/视图结构 | 第31-32页 |
3.3.4 用VC++开发风电系统综合计算软件的思路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用户界面图形化设计 | 第34-48页 |
4.1 元件图形类的组织 | 第34-38页 |
4.1.1 图形元素类的组织 | 第35-36页 |
4.1.2 电力系统元件类的组织 | 第36-37页 |
4.1.3 CGraphPara类 | 第37-38页 |
4.2 元件参数的组织 | 第38-42页 |
4.2.1 元件连接关系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4.2.2 元件参数的组织 | 第39-42页 |
4.3 图形化界面设计 | 第42-45页 |
4.3.1 除线路外其它元件图形的实现 | 第42-43页 |
4.3.2 线路图形的实现 | 第43-44页 |
4.3.3 图形重绘机制 | 第44-45页 |
4.4 数据管理系统的组织 | 第45-48页 |
4.4.1 集合类的比较 | 第45-46页 |
4.4.2 实现矢量图形系统的文档 | 第46-47页 |
4.4.3 实现数据的管理功能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程序接口设计 | 第48-54页 |
5.1 有效性检测 | 第48-50页 |
5.1.1 元件连接有效性检测 | 第48-49页 |
5.1.2 设备参数有效性检测 | 第49-50页 |
5.2 计算程序接口 | 第50-51页 |
5.2.1 形成输入数据文件 | 第50页 |
5.2.2 调用后台计算程序 | 第50-51页 |
5.2.3 形成结果输出数据文件 | 第51页 |
5.3 文档序列化 | 第51-54页 |
第六章 软件性能评测与分析 | 第54-59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59-63页 |
附录A 布尔津电网的等值电路参数 | 第63-67页 |
附录B 布尔津电网接线图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