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--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论文

中国市场发育研究

第一章 中国市场发育的现实基础和研究视野第1-33页
 第一节 我国经济的多重尖锐矛盾及其对市场发育的深刻影响第16-25页
 第二节 需要更广阔的理论研究视野第25-33页
第二章 市场机制充分生效的理想条件第33-76页
 第一节 市场主体的完全自主运行第33-38页
  一、软性预算约束:对国有企业和居民户的实证分析第33-36页
  二、企业改革优先还是价格改革优先?第36-38页
 第二节 市场竞争价格体系的形成第38-50页
  一、价格的基本功能第39-40页
  二、广义价格体系及其作用第40-44页
  三、价格形成基础和形成过程第44-50页
 第三节 各类市场的全面开放第50-66页
  一、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第53-56页
  二、有组织的市场和分散的市场第56-59页
  三、单项要素流动市场和要素整体流动市场第59-63页
  四、区域市场和统一市场第63-66页
 第四节 市场竞争秩序的确立第66-70页
  一、稳定的市场性状构成和有效竞争的格局第66-68页
  二、公正的竞争规则和正当的竞争手段第68-70页
 第五节 市场供求总态势的基本平衡第70-76页
  一、三种市场态势的比较第70-73页
  二、建立相对均衡的市场态势第73-76页
第三章 非均衡体系中市场机制的实际运转第76-112页
 第一节 非均衡体系中市场的信号系统和调节方式第76-88页
  一、价格刚性条件下市场供求关系的运动第76-80页
  二、数量信号、数量调节的类型、性质和作用第80-84页
  三、价格调节与数量调节之间的摩擦与协调第84-88页
 第二节 非均衡体系中的市场效率问题第88-94页
  一、市场效率的两个基本标准: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短边规则第88-89页
  二、短边规则在传统体制下的失灵第89-92页
  三、市场效率标准的动态结合第92-94页
 第三节 预期因素与市场非均衡状态的相互影响第94-104页
  一、预期和市场的自适应机制第94-97页
  二、预期和“结不清市场”的相互影响第97-100页
  三、预期和宏观政策效应第100-104页
 第四节 市场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转化第104-112页
  一、企业均衡、消费者均衡和市场均衡第105-108页
  二、不同价格决定形式和市场配额均衡第108-109页
  三、市场均衡过程中货币因素的影响第109-112页
第四章 中国各类市场的非常规发育第112-142页
 第一节 结构性短缺和商品市场第113-124页
  一、结构性短缺及其成因第114-121页
  二、完善商品市场的政策性建议第121-124页
 第二节 供给过剩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第124-133页
  一、开放劳动力市场面临的若干两难困境第124-128页
  二、走出两难困境的可行途径第128-133页
 第三节 金融市场的培育第133-142页
第五章 市场有序运行和宏观调控第142-187页
 第一节 市场缺陷和宏观调控职能的确立第142-147页
  一、市场机制的两大类不足第142-145页
  二、不同经济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第145-147页
 第二节 各类市场的相互适应及其宏观调节第147-153页
  一、商品市场(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)的自协调及其宏观调节第147-149页
  二、商品市场、劳动力市场的相互适应及其宏观调节第149-151页
  三、商品市场、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相互适应及其宏观调节第151-153页
 第三节 宏观调节手段的成本与收益:政策工具的重要选择依据第153-167页
  一、狭义价格调节、财政调节和金融调节的利弊权衡第153-158页
  二、广义价格调节和数量调节的利弊权衡第158-164页
  三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利弊权衡第164-167页
 第四节 市场运行中的计划调节第167-176页
  一、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:基本框架和中间环节第167-171页
  二、运用计划机制组织市场,促进市场体系发育第171-176页
 第五节 市场运行特点、发育程度和宏观调控职能第176-187页
  一、各类市场的地位、运行特点以及宏观调控的重点选择和干预程度第176-178页
  二、市场发育程度和宏观调控方式及手段的选择第178-187页
  三、在市场不成熟条件下运用间接控制手段应当注意的问题第187页
第六章 社会主义市场的长期协调发展第187-224页
 第一节 城乡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第187-203页
  一、城乡市场的沟通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第187-192页
  二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第192-195页
  三、农村市场发育中的社区因素和宏观考虑第195-199页
  四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深化和城乡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第199-203页
 第二节 公有制的完善和市场发育第203-212页
  一、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与市场等价交换关系的确立、市场功能的强化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第203-206页
  二、运用市场规律,提高效率的关键:竞争环境的改善而非私有化第206-210页
  三、建立财产主体多元化的公有财产组织制度第210-212页
 第三节 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市场发育第212-224页
  一、个人自主活动能力和市场关系的历史演进第212-216页
  二、完整的市场经济流程、开放的市场体系要求确立公民的独立经济人格第216-221页
  三、扩大个人经济自由必然求助于私有化吗?第221-224页

论文共2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计划市场与经济波动
下一篇: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功能影象估价冠心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