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页 |
一、行为理论概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 行为理论介评 | 第13-15页 |
(二) 作者的主张 | 第15-16页 |
二、裸的行为 | 第16-22页 |
(一) 存废之争 | 第16-18页 |
(二) 定义之争 | 第18-19页 |
(三) 作者的主张 | 第19-22页 |
1. 裸的行为不同于作为犯罪论基底的行为 | 第19-21页 |
2. 裸的行为概念之提倡 | 第21页 |
3. 作为犯罪论基底的行为是社会行为 | 第21-22页 |
三、危害行为 | 第22-29页 |
(一) 定义的诸种表述 | 第22-23页 |
(二) 分歧与评述 | 第23-27页 |
1. 危害行为能否等同于犯罪行为 | 第23页 |
2. 有意性的内涵及地位 | 第23-27页 |
3. 有害性之内涵及其否定 | 第27页 |
(三) 作者的主张 | 第27-29页 |
四、犯罪行为 | 第29-31页 |
(一) 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概念 | 第29-30页 |
(二) 规范的犯罪行为概念 | 第30-31页 |
(三) 综合的犯罪行为概念 | 第31页 |
五、构成行为 | 第31-34页 |
(一)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构成要件行为 | 第31-32页 |
(二) 我国刑法理论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1. 命名混乱 | 第32-33页 |
2. 定义混乱 | 第33页 |
(三) 作者的主张 | 第33-34页 |
1. 构成行为概念之提倡 | 第33-34页 |
2. 构成行为的定义 | 第34页 |
六、实行行为 | 第34-44页 |
(一)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实行行为 | 第35-38页 |
1. 客观还是主客观相统一 | 第35页 |
2. 具体还是抽象 | 第35-36页 |
3. 是否包括符合修正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| 第36-37页 |
4. 形式理解还是实质理解 | 第37-38页 |
(二) 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实行行为 | 第38-44页 |
1. 定义的诸种表述 | 第38页 |
2. 分歧与评述 | 第38-44页 |
(三) 作者的主张 | 第44页 |
七、复合行为 | 第44-48页 |
(一) 定义的诸种表述 | 第44-45页 |
(二) 分歧与评述 | 第45-48页 |
1. 实行行为是否具有一体性的特征 | 第45-46页 |
2. 复合行为是实行行为还是构成行为、自然行为 | 第46页 |
3. 复合行为是否应从犯罪成立或犯罪既遂角度去定义 | 第46-48页 |
(三) 作者的主张 | 第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