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金融发展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2 研究基础 | 第17-28页 |
·经济学基础 | 第17-19页 |
·规模经济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企业边界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9-24页 |
·金融资源说 | 第19-20页 |
·金融可持续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 | 第22-24页 |
·因子分析法 | 第24-28页 |
·因子分析原理 | 第24页 |
·指标处理步骤 | 第24-28页 |
3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| 第28-38页 |
·财务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财务评价指标的经济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盈利 | 第29-30页 |
·规模 | 第30-32页 |
·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发展 | 第33-34页 |
·质量 | 第34-36页 |
·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| 第36-38页 |
4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| 第38-48页 |
·理论模型假设 | 第38-40页 |
·实证评价模型的数据处理 | 第40-46页 |
·样本数据的选取 | 第40-41页 |
·从数据相关性分析到因子得分 | 第41-46页 |
·财务评价综合 | 第46-48页 |
5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结论 | 第48-57页 |
·2005、2004、2002 年的比较静态分析 | 第48-54页 |
·2004 年数据因子分析结果 | 第49页 |
·2002 年数据因子分析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实证结果综合比较 | 第50-54页 |
·实证分析的结论 | 第54-57页 |
·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率刺激型转变 | 第54-55页 |
·产权结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 | 第55-57页 |
6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之制度评价 | 第57-64页 |
·产权制度 | 第57-59页 |
·产权明晰 | 第57-58页 |
·产权结构 | 第58-59页 |
·公司治理 | 第59-62页 |
·内部制衡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激励与约束机制 | 第60页 |
·管理控制机制 | 第60-61页 |
·信息披露机制 | 第61-62页 |
·外部监管机制 | 第62页 |
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之制度评价体系 | 第62-64页 |
7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之经营评价 | 第64-73页 |
·管理能力 | 第64-67页 |
·管理层决策效率 | 第64页 |
·资本运作能力 | 第64页 |
·资本管理能力 | 第64-65页 |
·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| 第65-66页 |
·风险管理能力 | 第66-67页 |
·金融创新能力 | 第67-68页 |
·国际化能力 | 第68-70页 |
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之经营评价体系 | 第70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件A | 第75-76页 |
附件B | 第76-80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