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临时禁令概述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禁令的概念、沿革及适用原则 | 第12-14页 |
一、禁令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| 第12-13页 |
二、禁令的适用原则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临时禁令的概念、特点及价值 | 第14-18页 |
一、临时禁令的概念和特点 | 第14-16页 |
二、临时禁令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价值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主要国家临时禁令制度及相关制度 | 第18-30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国家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概述 | 第18-25页 |
一、美国临时禁令制度 | 第18-23页 |
二、英国临时禁令制度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国家知识产权临时性救济制度概述 | 第25-28页 |
一、德国的假处分和假扣押 | 第25-26页 |
二、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 | 第26-27页 |
三、日本的假(临时)处分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欧盟执行知识产权准则(RICHTLINIE 2004/48/EG)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TRIPS 临时性措施 | 第30-36页 |
第一节 TRIPS 第50 条概述 | 第30-34页 |
一、内容 | 第30-32页 |
二、特点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TRIPS 协议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中国临时禁令制度的概述 | 第36-45页 |
第一节 临时禁令制度在中国 | 第36-39页 |
一、与民事诉讼法上相关制度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二、知识产权领域之外的临时禁令 | 第37-38页 |
三、关于停止侵权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与临时禁令相关的几个概念 | 第39-40页 |
一、诉前停止侵权、诉前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 | 第39页 |
二、临时禁令与临时措施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临时禁令的立法框架 | 第40-45页 |
一、《专利法》、《商标法》及《著作权法》的相关规定 | 第40-41页 |
二、相关司法解释及其关系 | 第41-45页 |
第五章 中国临时禁令制度的完善 | 第45-66页 |
第一节 适当扩大临时禁令的适用范围 | 第45-47页 |
一、临时禁令目前的覆盖范围 | 第45-46页 |
二、将诉前临时禁令适用于反不正当竞争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进一步明确临时禁令审查的实体条件 | 第47-52页 |
第三节 完善临时禁令的担保制度 | 第52-53页 |
一、担保的形式 | 第52页 |
二、担保数额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三、追加担保 | 第53页 |
第四节 完善临时禁令的程序 | 第53-58页 |
一、设立事前听证程序 | 第53-54页 |
二、通知 | 第54-55页 |
三、复议 | 第55-56页 |
四、明确审判分工 | 第56页 |
五、期限 | 第56-57页 |
六、一个问题:临时禁令对主诉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第五节 临时禁令的解除 | 第58-60页 |
一、应当解除的情形 | 第58-59页 |
二、解除的程序 | 第59-60页 |
第六节 错误禁令的索赔 | 第60-62页 |
一、索赔的情形 | 第60-61页 |
二、索赔的程序 | 第61-62页 |
三、赔偿数额的确定 | 第62页 |
第七节 临时禁令滥用的防止——以伊莱利利诉豪森侵犯专利权一案为例 | 第62-66页 |
一、加强审查 | 第64-65页 |
二、完善赔偿制度 | 第65页 |
三、纳入反垄断法调整范围 | 第65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