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小说就是写语言--汪曾祺小说语言美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9页 |
一. 汪曾祺小说语言的特殊美 | 第9-30页 |
1. 摹声悦耳的听觉语言呈现音乐美 | 第9-18页 |
(1) 词汇运用上的音乐美 | 第10-14页 |
① 音步组织上寻求韵律美 | 第10-12页 |
② 声调配合上讲求抑扬美 | 第12-13页 |
③ 拟声词和叠声词的使用上讲究和谐美 | 第13-14页 |
(2) 修辞上的音乐美 | 第14-18页 |
① 反复的使用上求得音乐的回环美 | 第15-16页 |
② 对偶和排比的使用求得音乐的整齐美 | 第16页 |
③ 韵脚的选择上求得流畅美 | 第16-17页 |
④ 活用民歌上求得诙谐美 | 第17-18页 |
2. 神形逼真的视觉语言呈现绘画美 | 第18-24页 |
(1) 大量而巧妙的运用色彩辞之美 | 第18-20页 |
(2) 深得中国画传统简明精练之美 | 第20-22页 |
(3) 洋溢着浓郁的风俗画格调的清新之美 | 第22-24页 |
3. 有情有味的心灵语言呈现意境美 | 第24-29页 |
(1) 诗化的语言体现意境美 | 第24-26页 |
(2) 巧用民间的语言体现意境美 | 第26-27页 |
(3) 在禅境的追寻体现意境美 | 第27-29页 |
4. “三美”的并存与交织 | 第29-30页 |
二. 汪曾祺小说语言特殊美的生成原因 | 第30-37页 |
1. 人生与文学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2. 民间文化的浸润和吸收 | 第33-35页 |
3. 传统文化的积淀 | 第35-37页 |
三. 汪曾祺“语言小说”的贡献 | 第37-42页 |
1. 高度重视语言,有力地促进了小说观的变化 | 第37-39页 |
2. 小说的文化内蕴得到了有力强化 | 第39-40页 |
3. “诗化民间生活型”的审美观点得到有力树立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