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特征及意义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0页 |
| 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0-12页 |
| 2 相山铀矿田区域地质特征 | 第12-20页 |
| 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| 第12页 |
| ·火山盆地基底、盖层 | 第12-15页 |
| ·岩浆活动 | 第15-16页 |
| ·构造 | 第16-17页 |
| ·铀矿化与热液蚀变 | 第17-20页 |
| 3. 基性岩岩石矿物学 | 第20-32页 |
| ·样品的位置 | 第20-21页 |
| ·岩石矿物学特征 | 第21-32页 |
| ·煌斑岩 | 第21-28页 |
| ·辉绿岩 | 第28-32页 |
| 4 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2-52页 |
| ·主量元素特征 | 第32-41页 |
| ·煌斑岩主量元素特征 | 第32-38页 |
| ·辉绿岩主量元素特征 | 第38-41页 |
| ·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1-46页 |
| ·煌斑岩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1-44页 |
| ·辉绿岩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4-46页 |
| ·稀土元素特征 | 第46-49页 |
| ·煌斑岩稀土元素特征 | 第46-48页 |
| ·辉绿岩稀土元素特征 | 第48-49页 |
| ·稳定同位素特征 | 第49-51页 |
| ·K-Ar 同位素年龄 | 第51-52页 |
| ·测试方法与结果 | 第51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51-52页 |
| 5 基性岩的研究意义 | 第52-60页 |
| ·构造意义 | 第52-55页 |
| ·构造-环境判别 | 第52-54页 |
| ·地幔源区特征 | 第54-55页 |
| ·成因探讨 | 第55页 |
| ·基性岩与铀成矿作用 | 第55-57页 |
| ·基性岩与地球动力学 | 第57-60页 |
| 6 结论及存在问题 | 第60-62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·存在问题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