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能值理论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 | 第14-18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能值指标体系 | 第16-18页 |
·与生态足迹模型相关的基本概念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与目的 | 第20-21页 |
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1-25页 |
·衡东县自然条件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衡东县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| 第22-25页 |
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25-3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6-35页 |
·实地调查法 | 第26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6页 |
·能值分析法 | 第26-30页 |
·能值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各投入产出要素的能值计算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生态足迹法 | 第30-35页 |
·生态足迹分析与计算模型和步骤 | 第30-35页 |
4 能值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衡东县生态经济系统1995、1999和2004年的能值投入、产出表 | 第35-39页 |
·衡东县生态经济系统1995、1999和2004年的能值投入、产出分析 | 第39-41页 |
5 衡东县生态足迹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衡东县1995年生态足迹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衡东县1999年生态足迹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衡东县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| 第45-48页 |
6 衡东县生态足迹与全国、世界的比较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总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比值的动态变化 | 第48-50页 |
·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比值的动态变化 | 第50-52页 |
·人均生态足迹构成的比较分析 | 第52-56页 |
7 衡东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| 第56-59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56-57页 |
·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| 第57-59页 |
8 结论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59-62页 |
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创新点 | 第60页 |
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