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固体物理学论文--薄膜物理学论文--薄膜的生长、结构和外延论文

Cu基ITO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物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·透明导电膜的发展及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·多层结构复合膜的应用与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SiO_2物性及 SiO_2薄膜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·SiO_2物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SiO_2薄膜应用第14页
   ·ITO 薄膜相结构及电学性能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 ·ITO 薄膜的相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ITO 薄膜电学性能第15页
   ·Cu 的物性及 Cu 薄膜简介第15页
   ·PET 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·多层膜的光学性质理论计算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金属薄膜的光学性质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多层介质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第17-18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2 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表征第19-28页
   ·薄膜的制备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离子溅射原理第19页
     ·磁控溅射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设备概况、实验参数、样品制备过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设备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试验参数第21页
     ·薄膜的制备过程第21页
   ·样品的表征第21-28页
     ·薄膜光学性质的测量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薄膜电学性质的表征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薄膜晶体结构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薄膜的形貌表征第26-28页
3 膜系设计以及 Si02缓冲层厚度对 ITO/Cu/ITO 薄膜物性的影响第28-36页
   ·Cu 基柔性 ITO/Cu/ITO 膜系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同厚度的 ITO 薄膜和 ITO/Cu/ITO 薄膜光学性能比较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同厚度的 ITO 薄膜和 ITO/Cu/ITO 薄膜电学性质比较第29页
   ·SiO_2缓冲层厚度对 ITO/Cu/ITO 薄膜物性的影响第29-34页
     ·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结构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面电阻和电阻率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SiO_2层厚度对薄膜载流子浓度以及霍尔迁移率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·具有不同厚度 SiO_2缓冲层的 ITO/Cu/ITO 薄膜的品质常数第34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4 Cu 层厚度对 SiO_2/ITO/Cu/ITO 薄膜性能的影响第36-43页
   ·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·有无缓冲层的 ITO/Cu/ITO 薄膜性能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·PET 及 ITO/Cu/ITO 薄膜表面形貌第36页
     ·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的光学透过率第36-37页
     ·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的电学性能比较第37页
   ·Cu 层厚度对薄膜物性的影响第37-42页
     ·Cu 层厚度对薄膜结构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·Cu 层厚度对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·Cu 层厚度对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·具有不同 Cu 层厚度的 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的品质常数第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5 ITO 层厚度对 SiO_2/ITO/Cu/ITO 薄膜物性影响第43-47页
   ·ITO 层厚度对薄膜结构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·ITO 层厚度对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·ITO 层厚度对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·结论第47页
   ·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4页
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清单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XH2分子激发态性质的从头算研究
下一篇:NaLi分子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