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应用层组播概述 | 第9-12页 |
·应用层组播产生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基本思想 | 第10-11页 |
·应用层组播体系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应用层组播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20页 |
·应用层组播主要解决方案 | 第12-19页 |
·应用层组播的主要技术难点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组播源的可用带宽测量技术 | 第22-37页 |
·可用带宽与测量模型 | 第22-25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探测包间隔模型 | 第23页 |
·探测包速率模型 | 第23-25页 |
·两种模型比较及其局限性 | 第2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5-26页 |
·测量原理 | 第26-28页 |
·测量算法描述 | 第28-33页 |
·端到端单向时延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判断转折点 | 第29-31页 |
·测量算法的实现 | 第31-33页 |
·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| 第33页 |
·仿真验证 | 第33-36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33页 |
·带宽测量评价 | 第33-34页 |
·异构负载下的测量结果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基于可用带宽测量的应用层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 | 第37-48页 |
·算法的研究目的及动机 | 第37-38页 |
·设计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基本思想 | 第39-40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0-42页 |
·转发树构造算法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源的发现 | 第41-42页 |
·通信传输过程 | 第42页 |
·报文类型 | 第42页 |
·实验仿真验证 | 第42-47页 |
·仿真环境 | 第43-44页 |
·数据传输 | 第44-45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应用层组播群组管理研究 | 第48-57页 |
·加入组播组 | 第48-49页 |
·退出组播组 | 第49-55页 |
·问题及已有的解决方案 | 第49-50页 |
·故障的检测与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备份父节点 | 第51-53页 |
·离开组播组 | 第53-55页 |
·重构转发树 | 第55页 |
·树优化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7-59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57-58页 |
·今后的工作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