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分析与处治措施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| 第10-11页 |
·桥头跳车的处治措施 | 第11-12页 |
·沉降计算和预测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分析 | 第17-28页 |
·用侧限割线模量法计算土体压缩变形 | 第17-20页 |
·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 | 第17-18页 |
·使用E_(soi) 的土体分层沉降计算法 | 第18-19页 |
·新参数与传统压缩系数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·石灰土和素土压缩试验研究 | 第20-24页 |
·试验简介 | 第20-21页 |
·压实石灰土压缩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路基沉降量计算与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路桥过渡段沉降调查与现场观测 | 第28-41页 |
·济荷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沉降调查 | 第28-31页 |
·济荷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沉降调查 | 第28-29页 |
·台后路基沉降原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路基沉降观测 | 第31-40页 |
·路基沉降观测技术 | 第31-33页 |
·济荷高速公路沉降试验研究观测 | 第33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| 第41-58页 |
·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| 第41-45页 |
·桥头路基路面容许工后沉降值 | 第41页 |
·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| 第41-43页 |
·搭板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不设置搭板时桥头路基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| 第45-50页 |
·搭板设置 | 第45-47页 |
·不设置搭板时引道的施工 | 第47页 |
·地基处理 | 第47-48页 |
·台后填筑 | 第48-50页 |
·减轻桥头跳车的其它措施 | 第50-56页 |
·轻型填料换填 | 第51-52页 |
·力学加固路堤 | 第52-55页 |
·石灰加固土路基 | 第55-56页 |
·预设反向坡度 | 第56页 |
·设置过渡段路面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压实石灰土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| 第58-78页 |
·压实石灰土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| 第58-63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58-59页 |
·压实石灰土的轴向变形及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压实石灰土的体积变形与体积变形模量 | 第60-61页 |
·压实石灰土侧向变形及泊松比 | 第61-62页 |
·压实石灰土的强度 | 第62-63页 |
·压实石灰土本构模型研究 | 第63-70页 |
·与邓肯一张模型的比较 | 第63页 |
·经验本构模型 | 第63-65页 |
·损伤本构方程 | 第65-70页 |
·压实石灰土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| 第70-76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70-71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| 第71-73页 |
·动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动阻尼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塑性累积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8-79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79-80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