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儒家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内在理路 | 第10-24页 |
第一节 人本思想的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 | 第12-24页 |
一、仁学对人的全面考察 | 第13-16页 |
二、天人之辨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| 第16-21页 |
三、"民惟邦本"的民本传统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| 第24-34页 |
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人本思想的形成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汉唐至明清时期儒家人本思想的演变 | 第25-28页 |
第三节 近现代儒家人本思想的新发展 | 第28-34页 |
第三章 中西人本思想辨析 | 第34-46页 |
第一节 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脉络 | 第34-39页 |
一、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的萌芽 | 第34-35页 |
二、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演变 | 第35-38页 |
三、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新发展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中西人本思想比较 | 第39-46页 |
一、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道德特质 | 第39-42页 |
二、西方人本主义的理性特质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46-55页 |
第一节 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的历史价值 | 第46-49页 |
一、儒家人本思想的历史价值 | 第46-47页 |
二、儒家人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| 第49-55页 |
一、儒家人本思想与"以人为本"的共通性 | 第49-50页 |
二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构 | 第50-55页 |
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