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与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与发展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区域环境特征与围护体系 | 第15-23页 |
·地理气候与围护体系 | 第15-19页 |
·程阳八寨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| 第15-19页 |
·程阳八寨传统民居的存在形式 | 第19页 |
·选择木材作为传统民居围护体系及其改造材料的优势 | 第19-22页 |
·丰富的资源 | 第19-20页 |
·协调统一 | 第20-21页 |
·木材的适应性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程阳八寨传统民居建筑围护体系技术分析 | 第23-35页 |
·木材防护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木材的基本情况 | 第23-24页 |
·木构建筑围护体系的营造技术 | 第24-32页 |
·屋面 | 第24-29页 |
·墙体 | 第29-31页 |
·门窗 | 第31-32页 |
·楼地面 | 第32页 |
·程阳八寨传统建筑的热环境评价 | 第32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现代木构建筑围护体系技术研究 | 第35-51页 |
·现代木建筑围护体系综述 | 第36-38页 |
·人造板材 | 第36-37页 |
·木材节点 | 第37页 |
·关于木建筑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国内现代木构建筑围护体系技术研究 | 第38-43页 |
·理论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实践探索 | 第39-43页 |
·国外现代木构建筑围护体系技术研究 | 第43-50页 |
·理论分析 | 第43页 |
·实践探索 | 第43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程阳八寨传统民居建筑围护体系改造方法及措施 | 第51-65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51页 |
·重新审视 | 第51-52页 |
·改造方法 | 第52-63页 |
·技术分析 | 第52-61页 |
·改造可行性 | 第61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不会消失的村寨 | 第65-70页 |
·适居性造就民居特色的延续 | 第65-66页 |
·特色民居的新认识 | 第66-67页 |
·不会消失的村寨 | 第67-69页 |
·村寨职能的转换 | 第67-68页 |
·民居改造的适应性 | 第68页 |
·不会消失的村寨 | 第68-69页 |
·小结 | 第69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图表说明 | 第78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