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40页 |
·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Schiff碱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1-18页 |
·Schiff碱的研究进展 | 第11页 |
·各类Schiff碱的合成方法与缩合反应机理 | 第11-15页 |
·Schiff碱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5-18页 |
·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4页 |
·环氧氯丙烷的不对称拆分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·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的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Biginelli反应的研究进展 | 第24-37页 |
·Biginelli反应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催化剂、促进剂存在下的Biginelli反应 | 第25-27页 |
·Biginelli 反应产物衍生化的反应 | 第27-31页 |
·不对称的Biginelli反应 | 第31-33页 |
·Biginelli反应的机理 | 第33-35页 |
·Biginelli反应的应用 | 第35-37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 | 第37-4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7-38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0-58页 |
·试剂的处理 | 第40-41页 |
·无水四氢呋喃的精制 | 第40页 |
·绝对乙醇的制备 | 第40页 |
·无水DMF的精制 | 第40-41页 |
·中间体的合成 | 第41-49页 |
·(1R,2R)-环己二胺酒石酸盐制备 | 第41页 |
·联二萘胺的制备及拆分 | 第41-42页 |
·二胺基二乙醚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·2-吡啶甲醛的制备 | 第44页 |
·(R)-3-甲酰基2,2’-二羟基-1,1’-联萘的合成 | 第44-47页 |
·(1R,2R)-1.2-二苯基乙二胺的合成 | 第47-48页 |
·3,5-二叔丁基水杨醛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·配体的合成 | 第49-51页 |
·L~1:(+)-(1R,2R)-1,1'-联二萘-2,2’-二胺-3,5-二叔丁基水杨醛希夫碱的合成 | 第49页 |
·L~2:二((+)-联二萘-2,2’-二羟基-3-亚胺甲基)-二甘醇二胺希夫碱的合成 | 第49-50页 |
·L~3:二((+)-(R)-1,1'-联二萘-2,2’-二羟基-3-亚甲胺基)-1,2-环己二胺希夫碱的合成 | 第50页 |
·L~4:(1R,2R)-亚氨甲基-吡啶希夫碱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·L~5:二((+)-(R, R, R, R,)-1,1'-联二萘-2,2’-二羟基-3-亚胺甲基)1,2-二苯基乙二胺希夫碱的合成 | 第51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·稀土苦味酸盐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8页 |
·配体的合成 | 第52页 |
·配体L~4 的晶体结构 | 第52-58页 |
第三章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催化环氧氯丙烷的不对称拆分研究 | 第58-70页 |
·引言 | 第58-59页 |
·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的一般方法 | 第59页 |
·催化环氧氯丙烷水解动力学拆分条件的优化 | 第59-63页 |
·配体的选择 | 第59-60页 |
·金属中心的选择 | 第60页 |
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催化剂的用量 | 第62-63页 |
·水的用量 | 第63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 | 第63-64页 |
·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最佳催化条件 | 第64页 |
·Salen-Yb(III)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 | 第64-65页 |
·双核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 | 第65-67页 |
·双核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| 第66页 |
·双核金属催化剂催化环氧氯丙烷的水解动力学拆分 | 第66页 |
·双核金属催化剂的评价 | 第66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70页 |
·催化环氧氯丙烷水解动力学拆分条件优化 | 第67页 |
·Salen-Yb(III)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 | 第67-68页 |
·双核金属催化剂催化环氧氯丙烷的水解动力学拆分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催化不对称Biginelli反应研究 | 第70-114页 |
·引言 | 第70-71页 |
·合成外消旋DHPMs的一般方法 | 第71页 |
·不对称催化Biginelli反应合成手性DHPMs的一般方法 | 第71-72页 |
·不对称催化Biginelli反应条件的选择 | 第72-77页 |
·配体的选择 | 第72-73页 |
·金属离子的选择 | 第73页 |
·溶剂的选择 | 第73-74页 |
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最佳反应条件 | 第76-77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 | 第77-79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方法 | 第78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效果 | 第78-79页 |
·Biginelli反应机理的推测 | 第79-83页 |
·前人的机理 | 第79-80页 |
·意外产物的获得 | 第80页 |
·新机理的提出 | 第80-82页 |
·机理的证明 | 第82-83页 |
·Biginelli反应底物的扩展 | 第83-86页 |
·Yb(pic)_3·6H_2O·L~2 催化Biginelli反应 | 第83-84页 |
·Yb(pic)_3·6H_20·L~3 催化Biginelli反应 | 第84页 |
·水杨醛类Biginelli反应的产物 | 第84-86页 |
·生成单一产物的Biginelli反应 | 第86页 |
·产物结构的确定 | 第86-111页 |
·产物的基本化学数据 | 第86-94页 |
·产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| 第94-11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14页 |
·不对称催化Biginelli反应 | 第111页 |
·Biginelli反应的机理 | 第111-112页 |
·底物的扩展 | 第112页 |
·产物结构的确定 | 第112页 |
·展望 | 第112-11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14-116页 |
·手性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| 第114页 |
·Salen-Ln(III)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 | 第114页 |
·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催化不对称Biginelli反应的研究 | 第114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2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2-133页 |
致谢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