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薯渣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2页 |
| ·乙醇发酵工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向 | 第8-10页 |
| ·乙醇生产意义及概况 | 第10-12页 |
| ·乙醇的生产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乙烯水合法 | 第12页 |
| ·发酵法 | 第12-13页 |
| ·乙醇发酵工艺 | 第13-18页 |
| ·传统的发酵工艺 | 第13-14页 |
| ·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| ·无蒸煮生料发酵工艺 | 第14-15页 |
| ·低温蒸煮发酵工艺 | 第15-16页 |
| ·发酵和分离同时进行的生产工艺 | 第16-18页 |
| ·生淀粉糖化酶解过程常用酶制剂 | 第18-19页 |
| ·α-淀粉酶 | 第18页 |
| ·葡萄糖淀粉酶 | 第18-19页 |
| ·乙醇发酵常用酵母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耐高温酵母和细菌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耐乙醇酵母的研究 | 第20页 |
| ·活性干酵母 | 第20页 |
| ·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生料发酵原理 | 第22-33页 |
| ·生淀粉的结构及特性 | 第22-25页 |
| ·淀粉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·淀粉特性 | 第23-25页 |
| ·生淀粉的糖化 | 第25-26页 |
| ·酵母发酵 | 第26-30页 |
| ·糖酵解 | 第26-30页 |
| ·酵母乙醇发酵 | 第30页 |
| ·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素 | 第30-31页 |
| ·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氧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·pH值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·乙醇的抑制机理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| 第33-42页 |
| ·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4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34页 |
| ·主要分析设备 | 第34-35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·正交试验 | 第35-36页 |
| ·单因素试验 | 第36-37页 |
| ·液化酶、糖化酶和活性干酵母复合发酵试验 | 第37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7-42页 |
| ·乙醇理论产率的计算 | 第37-38页 |
| ·乙醇浓度的测定 | 第38页 |
| ·还原糖的测定 | 第38-40页 |
| ·总酸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pH值测定 | 第40页 |
| ·原料水分测定 | 第40-41页 |
| ·原料淀粉测定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60页 |
| ·正交实验 | 第42-45页 |
| ·正交试验及其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·验证性试验 | 第45页 |
| ·单因素影响试验 | 第45-52页 |
| ·加水比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·初始pH值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·酒曲添加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发酵时间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验证性试验 | 第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·糖化酶、液化酶和活性干酵母复合发酵 | 第53-60页 |
| ·无蒸煮一步发酵 | 第53-56页 |
| ·低温蒸煮工艺 | 第56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