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

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SPV运行法律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2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1. 研究背景第9页
  2. 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(二) 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0页
 (三) 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-12页
一.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及法律问题第12-18页
 (一)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和交易结构第12-14页
  1.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第12-13页
  2. 我国采用信托模式的依据第13-14页
  3.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第14页
 (二) 东元2006—1重整资产证券化项目简介及模式分析第14-16页
  1. 项目简介第14-16页
  2. 东元2006—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模式及交易结构第16页
 (三)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SPV运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第16-18页
  1. SPV概述第16-17页
  2. SPV运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第17-18页
二.资产转让的基础资产和转让方式法律研究第18-26页
 (一) 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法律研究第18-20页
  1. 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法律属性及分类第18-19页
  2. 未来债权转让的国外的立法现状第19-20页
 (二) 资产转让方式涉及的法律问题第20-23页
  1. 债权转让方式及其法律分析第20-21页
  2. 债务更新及法律分析第21-22页
  3. 从属参与及法律分析第22页
  4. “东元2006—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”资产转移分析第22-23页
 (三) 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债权转让第23-24页
  1. 国外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第23页
  2. 国外关于禁转条款的立法第23-24页
 (四) 资产转让的法律完善第24-26页
  1. 模式选择第24-25页
  2. 法律完善第25-26页
三.信用增级的法律完善第26-31页
 (一) 信用增级简介第26-27页
  1. 外部信用增级第26-27页
  2. 内部信用增级第27页
 (二) 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中资产信用增级的法律缺陷第27-29页
  1. 外部信用增级的法律缺陷第27-28页
  2. 内部信用增级的法律缺陷第28页
  3. 东元2006—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分析第28-29页
 (三) 信用增级的制度完善第29-31页
  1. 完善《企业破产法》相关规定第29页
  2. 完善担保法律制度第29-30页
  3. 完善担保权益登记制度第30页
  4. 建立惩戒制度第30-31页
四.SPV运行中涉及的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第31-40页
 (一) 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的主体和内容第31-33页
  1. 风险监管的主体第31-32页
  2. 风险监管的内容第32-33页
 (二) 我国风险监管的现状及不足第33-35页
  1. 我国信息披露存在的法律缺陷第33-34页
  2. 我国分业监管模式的缺陷第34页
  3. 行业自律机制的立法不够完善第34-35页
 (三) 国外风险监管的特点及借鉴第35-36页
  1. 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全面第35页
  2. 统一监管模式是趋势第35-36页
  3. 重视金融机构行业自律机制第36页
 (四) 风险监管的法律完善第36-40页
  1. 完善市场主体信息披露的立法第37页
  2. 完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机制第37-38页
  3. 完善风险监管模式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情形问题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私募基金的设立监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