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小麦籽粒锌生物有效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1页
   ·小麦籽粒锌生物有效性的含义及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·影响小麦籽粒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植酸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纤维素第15页
     ·某些重金属元素第15页
   ·人体锌缺乏问题的解决途径-生物防御工程(BIOFORTIFICATION)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提高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降低籽粒中微量元素有效性抑制物的水平第17-19页
   ·研究手段的改进——螯合-缓冲营养液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锌转运方面第20页
     ·锌效率机制方面第20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方面第20-21页
第二章 缺锌条件下小麦的养分吸收状况及不同基因型的耐性差异第21-31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2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采样及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小麦基因型在缺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耐缺锌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不同小麦基因型在缺锌条件下的Cu、Fe、Mn、P 营养状况第24-28页
   ·讨论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螯合-缓冲营养液的应用第28页
     ·小麦耐缺锌的评价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锌与铜、铁、锰的关系第29-31页
第三章 螯合-缓冲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小麦苗期P-Zn 关系第31-3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2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·采样及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2-33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·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小麦的P、Zn 营养状况第34-37页
   ·讨论第37-39页
第四章 不同生育时期小麦的P-Zn 关系第39-5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及处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样品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  ·土壤养分变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育时期小麦P-Zn 相互作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·小麦磷锌比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·讨论第48-50页
第五章 施用磷锌肥对不同小麦基因型籽粒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50-6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及处理第51页
     ·样品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5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·不同试验因子对成熟期小麦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·籽粒中P、Zn 营养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小麦籽粒锌生物有效性第54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小麦基因型籽粒锌生物有效性比较第57-58页
   ·讨论第58-60页
第六章 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作者简介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氮及其耦合关系模型的研究
下一篇:不同营养及化学调控措施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