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章节与框架结构 | 第16-17页 |
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9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内涵 | 第17-20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歧义 | 第17-19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与定义 | 第19-20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5页 |
·增长极理论与次区域经济合作 | 第20-21页 |
·产业区位论与次区域经济合作 | 第21-23页 |
·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次区域经济合作 | 第23-24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与次区域经济合作 | 第24-25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、特征与原则 | 第25-29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| 第25-26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 | 第26-28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 | 第28-29页 |
3 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| 第29-41页 |
·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| 第29-35页 |
·山西经济结构与特征 | 第29-32页 |
·山西经济发展的SWOT 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印度奥里萨邦经济发展现状 | 第35-39页 |
·印度奥里萨邦经济结构与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印度奥里萨邦经济发展的SWOT 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分析 | 第39-41页 |
4 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| 第41-49页 |
·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分类 | 第41-43页 |
·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析 | 第43-49页 |
·合作初期的贸易型合作模式 | 第43-46页 |
·发展程度较高的投资兼贸易型合作模式 | 第46-49页 |
5 山西省与印度奥里萨邦合作的政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·强化次区域经贸组织建设 | 第49页 |
·启动次区域金融合作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实施次区域制度接轨 | 第50-51页 |
·深化次区域产业合理分工 | 第51-52页 |
·展开次区域关联产业配套开发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