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部分 引言 | 第8-2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背景 | 第8-17页 |
(一)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9-12页 |
(二)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2-17页 |
(三)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17页 |
三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(一) 本研究的目的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四、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研究过程 | 第18-24页 |
(一) 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(二) 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9-21页 |
(三)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| 第21-22页 |
(四)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| 第22-23页 |
(五) 研究的伦理道德 | 第23-24页 |
五、核心概念与关键词的解释 | 第24-29页 |
(一) 课程实施与新课程实施 | 第24页 |
(二) 教材与教材使用 | 第24-25页 |
(三)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| 第25-29页 |
第二部分 X学校英语教师教材使用的个案 | 第29-55页 |
一、X学校素描 | 第29-30页 |
二、黄老师对教材的使用状况及其分析 | 第30-42页 |
(一) 黄老师其人 | 第30-31页 |
(二) 黄老师对教材的使用状况 | 第31-39页 |
(四) 对黄老师教材使用状况的分析 | 第39-42页 |
三、冯老师对教材的使用状况及其分析 | 第42-55页 |
(一) 冯老师印象 | 第42-43页 |
(二) 冯老师对教材的使用状况 | 第43-53页 |
(三) 对冯老师使用教材状况的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三部 分研究结论 | 第55-68页 |
一、影响X学校英语教师使用教材的因素分析 | 第55-64页 |
(一) 地方因素 | 第55-57页 |
(二) 学校因素 | 第57-61页 |
(三) 教师个人因素 | 第61-64页 |
二、提高X学校英语教师教材使用水平的建议 | 第64-68页 |
(一) 改善教师评价制度,建立以课堂评价为主导的评价制度 | 第65-66页 |
(二) 寻求真正的教师合作,形成团结、开放的教师合作文化 | 第66页 |
(三) 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,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| 第66-68页 |
第四部分 研究者的反思 | 第68-70页 |
一、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反思 | 第68页 |
二、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| 第68-69页 |
三、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附录一 | 第75-76页 |
附录二 | 第76-77页 |
附录三 | 第77-78页 |
附录四 | 第78-83页 |
后记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