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

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同耦合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1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必要性第9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必要性第9-11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、内容、方法及创新点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13-15页
2 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5页
   ·相关研究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基础第18-21页
3 村镇规划体系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现状分析第21-32页
   ·村镇规划体系现状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镇规划的范围第21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镇规划的内涵第21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我国村镇规划所处地位及存在问题第23-25页
   ·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现状第25-32页
     ·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地位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存在问题第29-32页
4 "两规"体系关联性研究与矛盾因素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·体系关联性研究第32-34页
     ·相似性第32页
     ·差异性第32-34页
   ·矛盾因素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主要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根源所在第35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5 "两规"体系协同耦合研究第39-56页
   ·协同耦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·协同耦合的理论基础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协同耦合的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·协同耦合的切入角度第41-46页
   ·协同耦合的模式思路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确定"两规"协同耦合度指标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更新"两规"编制及审批程序第47页
     ·另辟蹊径——"两规"能否合二为一?第47-48页
   ·协同耦合的基本途径第48-55页
     ·坚持依法规划,依法实施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重视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统筹兼顾,综合平衡,滚动修订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理顺"两规"关系,科学划定"两区"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改进编制方法,谋求"两规"统一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协调人口和用地的统计口径,统一相应技术规范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适时调整行政区划,乡镇规划"两图合一"第54页
     ·以3S等新技术为支撑,建立动态性空间规划体系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建立社会参与制度,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第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6页
6 案例实证分析——以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为例第56-74页
   ·地区概况第56-59页
     ·区域位置第56页
     ·人口构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用地现状第57-59页
   ·"两规"实施现状分析第59-71页
     ·小丰营村土地利用规划概况第59-64页
     ·小丰营村村庄规划概况第64-69页
     ·"两规"协同耦合状况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·"两规"矛盾产生原因解析第71页
   ·"两规"协同耦合的建议第71-73页
     ·统一机构编制,融合区域规划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做好现状调查,人口科学预测第72页
     ·统一用地分类,用地指标合理第72页
     ·提高公众参与,保证科学民主第72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74-78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75-78页
附录第78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7页
个人简介第97-98页
导师简介第98-99页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政府在林业宣传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
下一篇:黄淮海地区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