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17页 |
| 第二章 简单环位形等离子体的研究综述 | 第17-55页 |
| ·稳态磁约束装置概述 | 第17-24页 |
| ·各国主要稳态环形磁约束装置概况 | 第17-20页 |
| ·稳态磁约束环装置等离子体平衡研究 | 第20-24页 |
| ·ECR的激发和吸收 | 第24-32页 |
| ·截止和共振 | 第24-27页 |
| ·吸收机制 | 第27-30页 |
| ·实际的简单环形装置微波ECR激发等离子体参数分布 | 第30-32页 |
| ·环形稳态等离子体湍流和输运的研究 | 第32-40页 |
| ·相干结构及截面参数分布 | 第32-34页 |
| ·不稳定性分类 | 第34-37页 |
| ·粒子输运 | 第37-39页 |
| ·湍流统计属性 | 第39页 |
| ·湍流抑制 | 第39-40页 |
| ·Blob现象 | 第40-53页 |
| ·简单的blob方程 | 第41-46页 |
| ·blob的极化机制 | 第41-43页 |
| ·平行流和闭合模型 | 第43-46页 |
| ·blob的鞘层限制模型 | 第46-48页 |
| ·直接成像在blob观测中的应用 | 第48-51页 |
| ·采用探针对blob的实验观测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第三章 诊断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| 第55-92页 |
| ·静电探针 | 第55-66页 |
| ·单探针原理 | 第56-60页 |
| ·三探针原理 | 第60-64页 |
| ·有漂移速度的等离子体中的探针 | 第64-65页 |
| ·射频等离子中的探针 | 第65-66页 |
| ·马赫探针 | 第66-69页 |
| ·磁探针 | 第69-74页 |
| ·磁探针的静电感应 | 第70-71页 |
| ·磁探针测量磁涨落引起输运通量和电流分布 | 第71-74页 |
| ·可见光辐射的测量 | 第74-75页 |
| ·湍流谱分析 | 第75-79页 |
| ·自相关和互相关 | 第75-77页 |
| ·功率谱 | 第77-78页 |
| ·零相移滤波 | 第78-79页 |
| ·湍流谱两点相关分析 | 第79-81页 |
| ·涨落驱动的输运通量 | 第81-83页 |
| ·双谱分析 | 第83-85页 |
| ·统计分析技术 | 第85-91页 |
| ·分形高斯噪声fGn和分形布朗运动fBm | 第85-87页 |
| ·Husrt指数的估计方法 | 第87-9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1-92页 |
| 第四章 二维探针系统和相关实验设备的建立或改进 | 第92-122页 |
| ·KT-5D装置和托卡马克放电功能 | 第92-96页 |
| ·新电源触发隔离器的制作和双功能纵场电源系统的优化 | 第96-100页 |
| ·垂直微波(ECR)注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| 第100-105页 |
| ·全小截面测量用二维57针探针阵列系统的制作 | 第105-111页 |
| ·探针阵列的设计和制作 | 第106-109页 |
| ·探针阵列的连接和安装 | 第109-111页 |
| ·探针信号的传输 | 第111页 |
| ·新一代高性能光电隔离放大器的制作和使用 | 第111-120页 |
| ·可见光图像高速采集软件的编制和使用 | 第120-122页 |
| 第五章 Helimak位形下等离子体约束的研究 | 第122-135页 |
| ·垂直场相关实验的背景介绍及其物理意义 | 第122-124页 |
| ·Helimak位形的特点 | 第124-126页 |
| ·Helimak位形下粒子损失机制的描述 | 第126-127页 |
| ·KT-5D上的Helimak实验结果 | 第127-1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4-135页 |
| 第六章 KT5D稳态环等离子体湍流和输运的研究 | 第135-198页 |
| ·KT-5D湍流自组织临界性(SOC)的观测和分析 | 第136-141页 |
| ·BlOb概念及其研究情况概述 | 第141-143页 |
| ·小截面分布的二维探针阵列及其应用 | 第143-152页 |
| ·KT5D稳态放电等离子体中blob的观测和分析 | 第152-167页 |
| ·KT5D稳态放电等离子体的大尺度旋转 | 第167-174页 |
| ·blob的统计学分析 | 第174-191页 |
| ·相关分析 | 第174-176页 |
| ·核密度估计概率密度函数 | 第176-179页 |
| ·自功率谱分析 | 第179-188页 |
| ·一维连续Daubechies小波分析 | 第188-191页 |
| ·blob现象的光学诊断 | 第191-19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95-198页 |
|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98-203页 |
| ·总结 | 第198-200页 |
| ·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200-20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02-203页 |
| 致谢 | 第203-204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204-2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