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合同法论文

预期违约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序言第8-10页
第一章 预期违约的基本问题第10-16页
 第一节 预期违约的概念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预期违约的基本特征第11-12页
  一、预期违约的预期性第11页
  二、预期违约保护期待利益第11-12页
  三、预期违约救济方式的选择性第12页
 第三节 预期违约的历史沿革第12-14页
 第四节 预期违约制度的性质第14-16页
  一、预期违约性质的不同学说第14页
  二、对预期违约性质的评论第14-16页
第二章 预期违约制度的价值第16-20页
 第一节 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价值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预期违约的公平价值第17页
 第三节 预期违约的效益价值第17-19页
 第四节 预期违约的安全价值第19-20页
第三章 预期违约的分类和构成要件第20-23页
 第一节 明示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默示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第21-23页
第四章 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第23-34页
 第一节 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第23-28页
  一、明示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第23-25页
  二、默示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第25-28页
 第二节 预期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第28-30页
  一、直接损失第28页
  二、期待利益第28-29页
  三、减轻损失的费用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期待利益的确定方法第30-32页
  一、单一合同的期待利益第30-31页
  二、实现后续合同的期待利益第31-32页
 第四节 预期违约责任的免除第32-34页
  一、不可抗力第32页
  二、非违约方可能不履行债务第32-34页
第五章 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第34-41页
 第一节 不安抗辩权的基本理论第34-38页
  一、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历史演进第34-35页
  二、不安抗辩权的定义第35-36页
  三、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及其在我国法律中的问题第36-38页
 第二节 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比较第38-41页
第六章 我国《合同法》中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及改进建议第41-46页
 第一节 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第41-43页
  一、预期违约构成要件的判断标准不明确第41页
  二、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适用重合第41-42页
  三、预期违约法律条文的设置和内容不严谨第42-43页
 第二节 对我国合同立法中预期违约制度规范的建议第43-46页
  一、将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条文删除第43-44页
  二、完善预期违约的法律条文第44-45页
  三、将散见的条文归纳到一起第45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胎儿利益之民法保护研究--一种立法论的尝试
下一篇:电子合同成立刍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