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--杂草论文

外来入侵杂草假高梁化感作用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3-29页
   ·外来入侵植物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·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传入途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第14-15页
   ·外来入侵杂草假高粱概述第15-26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的鉴别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的传播方式第17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在我国的传播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在世界的分布范围第19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在我国的适宜和可以分布区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成功入侵的原因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的危害第24-26页
   ·植物化感作用概述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植物化感作用定义第26页
     ·植物化感物质分类第26页
     ·植物化感物质释放途径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植物化感物质滞留、转化和迁移第27-28页
   ·植物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第28-29页
第二章 假高粱地上部分化感作用初评第29-3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·生物测定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对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·讨论第34-35页
第三章 假高粱地上部分化感物质研究第35-49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5页
   ·植物材料与提取分离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化感物质提取第36-38页
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粗提物化感活性比较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生测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39页
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化感物质的分离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氯仿部分的分离(图3.2)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部分的分离(图3.3)第40-43页
   ·假高粱地上部分化感物质的结构鉴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对羟基苯甲醛(p-hydroxybenzaldehyde, 1)第43页
     ·麦黄酮(tricin, 2)第43页
     ·对羟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 acid, 3)第43页
     ·反式对羟基肉桂酸((E)-p-hydroxycinnamic acid, 4)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木犀草素(luteolin, 5)第44-45页
   ·化感物质活性测定第45-4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对莴苣幼苗生长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8-49页
第四章 假高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化感潜力评价第49-59页
   ·假高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1页
   ·假高粱挥发油抑菌作用研究第51-55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4-55页
   ·假高粱挥发油对作物、杂草和土壤微生物的化感作用第55-59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7-59页
第五章 全文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作者简历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麦蚜唾液酶诱导小麦防御反应机制研究
下一篇: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SRAP分子标记及抗性反应中防御酶活性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