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著作权刑法保护概述 | 第12-17页 |
(一) 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演变 | 第12-13页 |
(二)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现状 | 第13-15页 |
(三) 现行刑法对著作权的保护 | 第15-16页 |
1. 侵犯著作权罪 | 第15-16页 |
2.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| 第16页 |
(四)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旨意 | 第16-17页 |
二、侵犯著作权犯罪比较法上的考察 | 第17-29页 |
(一) 大陆法系国家侵犯著作权犯罪 | 第17-21页 |
1. 德国 | 第17-19页 |
2. 法国 | 第19-20页 |
3. 日本 | 第20-21页 |
(二) 英美法系国家侵犯著作权犯罪 | 第21-24页 |
1. 英国 | 第21-23页 |
2. 美国 | 第23-24页 |
3. 澳大利亚 | 第24页 |
(三) 国内部分地区侵犯著作权犯罪 | 第24-27页 |
1. 我国香港地区 | 第24-25页 |
2. 我国澳门地区 | 第25页 |
3. 我国台湾地区 | 第25-27页 |
(四) 著作权刑法保护之比较 | 第27-29页 |
1. 中外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相同之处 | 第27-28页 |
2. 中外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不同之处 | 第28-29页 |
三、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立法缺陷分析 | 第29-38页 |
(一) 立法模式有模糊,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 | 第29-30页 |
(二) 罪名设置单一 | 第30-31页 |
(三) 著作权保护对象、权益的不全面 | 第31-32页 |
(四) 罚金刑的设置存在瑕疵 | 第32-33页 |
(五) 犯罪构成方面的缺陷 | 第33-38页 |
1. 目的犯问题 | 第34-36页 |
2. 违法所得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 犯罪客体不加区分:著作权与邻接权不分 | 第37-38页 |
四、完善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之构想 | 第38-47页 |
(一) 重构立法模式,使法律之间协调统一 | 第38-39页 |
(二) 拓展刑法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| 第39-40页 |
(三) 刑罚的更加合理化 | 第40-42页 |
(四) 增加、充实有关犯罪 | 第42-43页 |
(五) 完善刑法规定的现有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犯罪构成 | 第43-45页 |
(六) 加强对于著作权犯罪被害人权益的立法保护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