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服务的任务关键网络系统安全态势形式化建模与分析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5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与分析 | 第16-31页 |
·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6-19页 |
·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进展 | 第19-27页 |
·研究成果及所处阶段 | 第27-31页 |
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| 第31-32页 |
·当前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未来发展趋势 | 第32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| 第32-35页 |
第2章 面向服务的任务关键网络系统理论模型 | 第35-53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相关知识 | 第36-41页 |
·π演算 | 第36-37页 |
·状态π演算 | 第37-41页 |
·SOA-MCNS系统理论模型建立 | 第41-48页 |
·相关概念及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SOA-MCNS系统模型 | 第42-45页 |
·SOA-MCNS系统模型形式化描述 | 第45-48页 |
·SOA-MCNS模型验证 | 第48-50页 |
·验证工具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49-50页 |
·系统成熟度模型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3章 基于S-H-L的网络安全态势指标体系模型 | 第53-73页 |
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·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指标综合分析 | 第54-59页 |
·态势量化指标确立 | 第54-57页 |
·态势量化指标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基于S-H-L的网络安全态势指标体系模型 | 第59-62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| 第59-60页 |
·指标体系形式化描述 | 第60-61页 |
·安全态势指标体系模型 | 第61-62页 |
·应用实例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62页 |
·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| 第62-63页 |
·仿真实验分析 | 第63-68页 |
·实验对比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4章 基于HMM的网络安全态势形式化建模方法 | 第73-91页 |
·引言 | 第73-74页 |
·相关知识概述 | 第74-76页 |
·Markov链 | 第74-75页 |
·隐马尔可夫模型 | 第75-76页 |
·安全态势建模思路 | 第76-77页 |
·用于安全态势分析的HMM描述 | 第77页 |
·形式化建模描述 | 第77-79页 |
·行为角度建模 | 第78-79页 |
·影响角度建模 | 第79页 |
·参数估计算法 | 第79-82页 |
·应用实例分析 | 第82-90页 |
·参数量化说明 | 第82-84页 |
·模型训练 | 第84页 |
·验证分析 | 第84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5章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分析方法 | 第91-112页 |
·引言 | 第91-92页 |
·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| 第92-93页 |
·博弈论的理论框架 | 第93-99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93-96页 |
·博弈论模型的基本形式 | 第96-98页 |
·博弈论分类 | 第98-99页 |
·基于博弈论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分析 | 第99-104页 |
·网络安全态势的博弈分析 | 第99-100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100页 |
·网络安全态势博弈模型 | 第100-104页 |
·安全态势量化仿真实验 | 第104-109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104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104-105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105-109页 |
·相关工作比较 | 第109-1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结论 | 第112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26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