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| 第13-23页 |
1.2.1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概述 | 第13页 |
1.2.2 植物VOCs的合成机制 | 第13页 |
1.2.3 植物VCOs的作用 | 第13-15页 |
1.2.4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因素 | 第15-19页 |
1.2.5 植物VOCs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2.6 CO_2对植物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1.2.7 氮素对植物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| 第22页 |
1.2.8 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对植物C、N含量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| 第25-32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5-32页 |
2.2.1 CO_2浓度升高处理 | 第25-26页 |
2.2.2 2017年CO_2熏气实验 | 第26-28页 |
2.2.3 2018CO_2熏气及模拟N沉降实验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CO_2浓度上升对马尾松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及单萜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| 第32-39页 |
3.1 CO_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3.1.1 CO_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1.2 CO_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2 CO_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幼苗单萜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3 讨论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对木荷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及单萜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| 第39-58页 |
4.1 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对木幼苗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4.1.1 7月木荷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对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的响应规律 | 第39-41页 |
4.1.2 8月木荷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对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的响应规律 | 第41-44页 |
4.1.3 9月木荷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对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的响应规律 | 第44-46页 |
4.1.4 木荷幼苗净光合速率月变化趋势 | 第46页 |
4.2 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对木荷幼苗叶片C、N、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4.2.1 CO_2、N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C、N、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2 CO_2及N沉降对木荷幼苗C、N含量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2.3 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对木荷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 木荷幼苗单萜烯释放对CO_2浓度升高和N沉降的响应规律 | 第50-54页 |
4.3.1 木荷幼苗单萜烯组成 | 第50-53页 |
4.3.2 木荷幼苗单萜烯释放水平对CO_2浓度升高及N沉降的响应 | 第53-54页 |
4.4 讨论 | 第54-58页 |
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1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8-59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2页 |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