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目录 | 第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6页 |
| ·环氧树脂简介 | 第9-11页 |
| ·环氧树脂的含义 | 第9-10页 |
| ·环氧树脂的特性 | 第10-11页 |
| ·阻燃技术理论 | 第11-14页 |
| ·高聚物燃烧 | 第11-12页 |
| ·一般阻燃机理 | 第12-13页 |
| ·气相阻燃机理 | 第12-13页 |
| ·凝聚相阻燃机理 | 第13页 |
| ·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| 第13页 |
| ·燃烧性能的评价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环氧树脂的阻燃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物理共混型阻燃 | 第15页 |
| ·反应型阻燃 | 第15页 |
| ·含卤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5-17页 |
| ·含卤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机理 | 第16页 |
| ·含卤阻燃环氧树脂的危害 | 第16-17页 |
| ·无卤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7-24页 |
| ·含磷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7-18页 |
| ·含硅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8-24页 |
| ·物理共混型含硅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8-19页 |
| ·反应型含硅阻燃环氧树脂 | 第19-22页 |
| ·硅与其它元素的协同阻燃效应 | 第22-24页 |
| ·含硅环氧树脂的阻燃机理 | 第24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的制备 | 第26-44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6-27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6-27页 |
| ·分析与测试 | 第27页 |
| ·合成反应 | 第27-29页 |
| ·薄层色谱监控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固定相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| ·点样 | 第30页 |
| ·展开剂的选择 | 第30-32页 |
| ·柱色谱分离 | 第32-34页 |
| ·合成工艺优化 | 第34-38页 |
| ·反应配比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反应溶剂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反应pH值的影响 | 第35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·含硅环氧树脂的结构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环氧值的测定(盐酸-丙酮法)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40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40页 |
| ·测定步骤 | 第40页 |
| ·计算 | 第40-41页 |
| ·合成反应机理 | 第41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| 第三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性能与阻燃性能分析 | 第44-55页 |
| ·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| 第44-48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E-44为0/100时的固化条件 | 第45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E-44为25/75时的固化条件 | 第45-46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E-44为50/50时的固化条件 | 第46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E-44为75/25时的固化条件 | 第46-47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E-44为100/0时的固化条件 | 第47-48页 |
| ·固化反应机理 | 第48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双酚A环氧树脂E-44固化物的热性能 | 第48-51页 |
| ·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/双酚A环氧树脂E-44固化物的阻燃性能 | 第51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课题展望 | 第55-57页 |
| 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·课题展望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