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改进非负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人脸识别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人脸识别的现状研究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人脸识别应用及前景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2页 |
·各章内容简介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| 第13-25页 |
·人脸识别的基本问题描述 | 第13-14页 |
·人脸识别技术流程和性能评价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人脸识别的基本流程 | 第14-15页 |
·人脸识别技术性能评价方法 | 第15页 |
·人脸图像数据库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的人脸识别方法 | 第16-23页 |
·人脸检测的主要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典型的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 | 第19-23页 |
·人脸识别的技术难点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非负稀疏编码的基本理论 | 第25-30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非负矩阵分解(NMF) | 第26-27页 |
·算法介绍 | 第26页 |
·求解规则 | 第26-27页 |
·非负稀疏编码(NNSC) | 第27-28页 |
·稀疏编码模型 | 第27页 |
·非负稀疏编码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Hoyer的NNSC学习算法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基于改进非负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 | 第30-48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人脸检测及预处理 | 第30-36页 |
·人脸检测与定位 | 第30-34页 |
·预处理 | 第34-36页 |
·基于F-NNSC算法的特征提取 | 第36-39页 |
·基于NNSC的人脸特征提取 | 第36-37页 |
·F-NNSC算法 | 第37-39页 |
·分类识别 | 第39-41页 |
·分类性能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最近邻分类器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设计与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实验选用数据库 | 第41页 |
·程序模块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·总结 | 第48-49页 |
·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