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| 第11-14页 |
·矿井降温方面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冰浆制取技术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冰浆特性及冰浆输冷管道热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降温方案的比选及趋势 | 第14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组织结构 | 第15页 |
·预期取得的成果 | 第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制冰技术的研究 | 第16-28页 |
·冰的分类 | 第16页 |
·常见的冰浆制取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片冰加水制冰浆 | 第17页 |
·冰浆设备制冰浆 | 第17-18页 |
·常见的制取冰浆设备 | 第18-21页 |
·片冰加水方法的制取装置 | 第18-19页 |
·冰浆制取设备 | 第19-21页 |
·常见的冰浆制取设备技术比较 | 第21-23页 |
·冰浆设备制冰经济比较 | 第23-26页 |
·机组选型及设备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 | 第23-26页 |
·结论 | 第26页 |
·冰浆制取过程及浓度控制 | 第26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冰桨特性及冰桨输冷管道热动力计算方法 | 第28-40页 |
·冰浆的物性 | 第28-30页 |
·密度 | 第28-29页 |
·导热系数 | 第29-30页 |
·焓值和比热 | 第30页 |
·冰浆流动特性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冰浆流变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粘度计算 | 第31-32页 |
·冰浆输送及压降 | 第32-36页 |
·冰浆传热特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 | 第36-37页 |
·冰浆的传热特性 | 第37页 |
·冰浆管道冷损及对冰浆物性造成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通过管道壁的热交换 | 第37-38页 |
·摩擦引起的冷量损失 | 第38页 |
·冰浆管道冷损及对冰浆物性造成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不同冷媒输送系统设计 | 第40-69页 |
·工程实例及研究内容介绍 | 第40-41页 |
·气象资料 | 第40页 |
·矿井基本情况 | 第40页 |
·设计研究内容 | 第40-41页 |
·制冷站位置 | 第41页 |
·矿井主要热源分析及散热量计算 | 第41-42页 |
·岩热 | 第41-42页 |
·空气压缩热 | 第42页 |
·机电设备散热 | 第42页 |
·热水放热量 | 第42页 |
·水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| 第42-50页 |
·冷冻水系统设计 | 第43-46页 |
·冷却水系统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水输冷矿井降温系统系统图 | 第48页 |
·主要设备材料表 | 第48-50页 |
·乙二醇输冷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| 第50-56页 |
·冷冻水系统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冷却水系统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机房主要设备材料表 | 第53页 |
·矿井降温系统系统图 | 第53-56页 |
·有蓄冷冰浆降温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| 第56-65页 |
·冷冻水系统设计 | 第56-61页 |
·冷却水系统设计 | 第61-63页 |
·主要设备材料表 | 第63页 |
·矿井降温系统系统图 | 第63-65页 |
·无蓄冷冰浆降温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| 第65-68页 |
·冷冻水系统设计 | 第65页 |
·冷却水系统设计 | 第65-66页 |
·主要设备材料表 | 第66页 |
·矿井降温系统系统图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5章 超深矿井集中降温不同冷媒输送系统技术经济比较 | 第69-81页 |
·深度为1000m时的比较 | 第69-79页 |
·技术比较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经济比较分析 | 第71-79页 |
·矿井深度超过1000m时的比较 | 第79-80页 |
·技术比较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经济比较分析 | 第80页 |
·比较结果 | 第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·文章总结与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82-83页 |
·问题 | 第82页 |
·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附录一 | 第86页 |